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四十而立

希望教育部门严格遵守国家规定,暑假必须放!

[复制链接]

629

主题

2057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

新年送“福”宣传大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8: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中国学生为何羡慕印度学生的快乐
               王贵成/文
  如果你在大街上随便向一个孩子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尽管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绝没有孩子会说是“上学”,回答最多的可能是“玩!”因为现在大部分孩子的时间已经被学校和家长的各种欲望占满了,属于孩子玩耍的时间少而又少。可是,如果把孩子送到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里,答案就会变得让我们大吃一惊——孩子最快乐的事情变成了“上学”。早在几年前,《教育文摘周报》的一篇文章里就说到了这样的事情。中国驻印度使馆有几名孩子在印度上学,有的在印度已经生活了两年多,每当问起他们“在印度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时,他们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上学。”
  上学能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这才是成功的教育。我不禁一片深情羡慕起印度学生的快乐了。但光羡慕有什么用呢?还是让我们先看看印度教育的快乐之道吧。
  在校时间少是印度学校的一个特点,也是学生们普遍感到开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拿新德里泰戈尔国际学校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每天早上8点开始上课,下午两点便放学了。印度的中小学不仅上课时间少,而且放假还特别多。暑假将近两个月,寒假将近一个月,再加上各种宗教和其它节日,一年的假日有120多天。中国的学生一开始有点不适应这样的作息时间,时间一久,便发现了其中的乐趣,“正感觉上课有点累时,放学了。正想轻松一下时,假日来了。这种作息时间恰到好处。”
  回头再看看国内,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上课时间是越来越多,节假日是越来越少。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上课时间差不多,每天早上8点开始上课,傍晚六七点放学;而休息时间则不同了,小学生还能过个双休日,初中生只能过个单休日(休息一天,补课一天)。最邪门的是高中,清早刚过七点就得到校上早读,一直要学到晚上十点多才能离开教室;双休日变成了半月或一月休一天,寒暑假也大幅缩水,多则一月,少则半月。如此漫长的在校时间,学生怎能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呢?
  注重兴趣培养是印度学校的又一特点,也是学生们喜欢上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印度的教材空洞理论少,鲜活事例多,实践活动也多。翻开孩子的课本,《社会科学》中均是一些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大都以人物为主线,有血有肉。《数学》中的内容也是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如到市场如何买菜,怎样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等,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孩子感到这样的数学不让人烦。《英语》教材中,大多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及对故事的理解,学生在进入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语法和词汇。除了五六门主要课程之外,印度学校大都设立多种兴趣课供学生选择。如在五年级时选的跆拳道和剪纸艺术,六年级时选的是手工和戏剧,现在他选修日语和园艺。“人的兴趣不同,未来的发展也是多样化的,在教育中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从人的兴趣出发,为人的未来准备。”新德里有名的私立学校德里公学校长说。
  而中国的中小学根本不管学生未来的发展,一切从学校的升学率出发,为学生的考试做准备,各种兴趣课根本不开设,一些什么重点示范学校的课程表上或许有,但也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是为了点缀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为了应付上级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而用的。至于教材,虽然在全国人民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中,各科教材有了不小的进步,若与国外的教材相比,差距虽不能说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但也肯定让人触目惊心。学生大多学的是一些屠龙之技,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节。不管什么课程,不管文科理科,课堂上死劲地“填鸭子”,课后则是无休无止地练题,学生被整得头昏脑胀筋疲力尽,只想早日胜利大逃亡,怎么有闲情雅兴感受学习的快乐呢?
作业少也是印度学生们普遍感到轻松快乐的一大原因。为了让学生带着轻松回家,印度很多学校不准老师给小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所有问题在课堂解决。印度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只用十几分钟就做完了。放假也很少有作业。在印度上学的中国孩子说:“我现在才明白了放假的意义,放假就是要好好玩,用这个标准衡量,好像在中国没有放过假。”
  是的,中国的学生什么时候享受过真正的假期呢?大堆的作业需要他们废寝忘食才能完成,加上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作怪,学生们还得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提高班,放了假照样忙得焦头烂额。就是平时,上学已够辛苦了,放学依然有做不完的作业。初中高中还好理解,是为了考高中考大学,可小学明明早已免试升初中了,园丁们布置起作业来依旧有万夫不挡之勇。特别是临近考试,更是高度紧张,不单有课本上的复习作业,模拟题也是层出不穷,大有奋起直追高考七八次模拟之势。每逢这个时候,我这个高中教师就直纳闷,都说中学老师是布置作业的高手,可与小学教师比起来,那就小巫见大巫了。而且最要命的是,这些作业全部都要家长辅导批改,看着孩子们不堪重负的瘦弱身影,有的家长产生了不忍之心,遂替孩子捉刀。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孩子的成绩影响了老师的教学成绩,老师就会把家长叫到学校,指着鼻子教训:“你怎么辅导孩子的?成绩为什么这么差?”有的老师教训得更直接:“你们怎么生下这么笨的孩子?”不但孩子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看起来,连家长也快感受不到养育上学孩子的快乐了。
  当然了,印度的学生生活虽然很快乐、很有趣,但也有考试的紧张时刻。印度大部分学校是中小学在一起,小学五年,中学七年,小学升中学是各校自己命题考试,因此印度的学生普遍没有小学升中学的压力。中学不分初中和高中,因此他们也没有升高中的压力。但他们有“周考”和会考以及高考的压力。新德里泰戈尔国际学校每周五都安排一门功课的考试。“周考主要是对基本知识的考察,只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生大都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周考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的主要依据。”该校校长说。十年级有一个全国会考,这是印度中学生压力特别大的一次考试,只有这次考试通过,他们才可以继续读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然后参加高考。高考是压力最大的一次考试,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
  让印度学生感到压力巨大的考试不过才有全国会考和高考这两次,而中国学生每学期都有期中和期末两次大型考试,一年就有四次,中小学十二年合起来最少有48次之多!考试考试,你除了能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外,考出的那点成绩到底对学生的人生有什么作用呢?
  时间的持久战,教学内容的无聊无用,作业考试的频繁繁杂,中国的学生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了!印度的学生学习能感受到快乐,但那是在印度,谁让中国的学生不幸而生在中国呢?

点评

印度的孩子快乐那是暂时的快乐,而中国的孩子是永久的快乐。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全球第二,而印度被中国远远地抛在后面就说明了他们教育的失败  发表于 2015-7-10 08: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主题

2057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

新年送“福”宣传大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0: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四十而立 发表于 2015-7-10 08:25
中国学生为何羡慕印度学生的快乐
               王贵成/文
  如果你在大街上随便向一个孩子问这样一个问 ...

中国的孩子永久的快乐?印度是暂时的?从哪可以看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1

帖子

13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37
发表于 2015-7-11 11:4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有利有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46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463
发表于 2015-7-12 06: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希望教育局领导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一定要放假!因为只有放假,才能真正有利于高考!
建议大家重读〈曹刿论战〉
现在的高考,题目非常灵活,不再是考知识,而是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晰的思维才是首要的前提。所以,那种时间加揉搓的方法可以休已了。
事实是,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早就被揉搓的没有休息时间了,为什么却难以再现当年的辉煌!

因为出题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新课标之前,中考高考以考知识为主,死题套题,只要多做题,就那么些东西,越练越会,见到题,答案直接就写上了,至于为什么连想都不用想。这种目占到百分之八十,所以,大多数思维一般的同学拼时间就能把成绩拼上去。
现在的高考,以活题为主,考得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题只占百分之三十都不到。所以,一模二模看着还不错,一到高考完了钱。因为一二模用的是往成的成题,题目可能被做到了。而高考中考百分之七十是新题目,因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弱,只能整体被下拉一个分数档。

作为教育后盾的家长和老师以及领导一定要及早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被衡水营造的时间加揉搓的假象所蒙蔽。真谛也就一两句话,而他们是不会告诉大家的。
希望大家把着重点放在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再放在时间上。很多年以前就有7+1大于8的实践。诸城高考最辉煌的时候,下午最后一节是不上课的。早晚自习的时间也不如现在早也不象现在这么晚的。
只有经过充分休息的一颗大脑,才会有明晰的思维。希望家长认识到这一点。考试拼的更多的是思维与体力。让学生歇歇有个好身体,让老师歇歇,有个好脑子。开学后,师生都活楞楞的,效率会非常高。
现在已经经过了半年的工作和学习,老师与学生都很累了,再加上两个月的揉搓。把体力与精力都耗光了,开学后,老师与学生又都接着九个月,即便是铁都有要歇歇的时候,只怕是到了高考冲刺时,他们有心出力无力回天。老师脑子累僵了碰到个题自己到不能迅速理解到位,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国家给中小学生放假是经过了严格的科学推算的,有其内在的规律。不要轻易破坏这个规律。有同志要老师拿出点奉献精神,请问,诸城一线上的老师哪一天不是在超额奉献。有同志要拿出点钱。不是钱的问题。脑子的清晰度是钱能买来的吗?
所以,假,一定要按时按质的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主题

2057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

新年送“福”宣传大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0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ddba 发表于 2015-7-12 06:51
希望教育局领导一定要遵守国家法律,一定要放假!因为只有放假,才能真正有利于高考!
建议大家重读〈曹刿 ...

说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2

帖子

339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339
发表于 2015-7-12 10: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一看就是唱双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主题

2057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

新年送“福”宣传大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你也太会看了吧,难不成所有支持放假的都是唱双簧的?这贴子本人早说过,上也好,放也好,家长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棍棒教育,同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暑期上了课都能提高成绩,只能对你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主题

2057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

新年送“福”宣传大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成绩的提高离不开“想学、善学、坚持学”  

    许多同学在期中考试过后都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言,他们急于找到一种方法可以改变现状、提高学习成绩,北京四中网校主讲教师、北京四中副校长何石明表示,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想学、善学、坚持学。想学是一个目标问题,善学是方法问题,而坚持学是持续的动力问题。此外,何校长还结合北京四中优秀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广大的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目标:金榜可待提名时

高尔基说过:我常常重复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没有目标的人生是荒芜的,有的学生学习较盲目,无目标,也有的学生有学习目标,但动机层次较低,认为学习是为了考重点高中和大学,为得到父母奖励和认可等。显然这种学习动机是很难维持长久的。只有为渴望求知,完善自我的内在激励,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目标过高,难度过大,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很难长期忍受疑难的困惑和艰苦的探究,也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后而放弃了。只有适应难度总目标才会有面对困难,面对挑战的持续的热情。

除了有总目标,还要按时间段来规定每一阶段的小目标,一次规定着重达到一个小目标,不但能调动积极性,而且还能成为达到总目标的加油站。

北京四中有名同学,心中总是暗暗地立一个实力与自己相当的竞争对手,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在高一时,他的竞争对手是初中的一位同学,后来,当发现自己确实已经超出原来的对手时,于是就再换一个实力更强的竞争对手去学习追赶,以促进自己成绩的提高。

2、方法:磨刀不费砍柴功

方法是学习的“力量倍增器”,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时间控制,另一个是具体科目学习。时间控制实质上就是计划,是提高效率的基本途径。具体科目有关的方法包括“如何听课、如何复习、预习、考前总结、考后分析”等等。

北京四中优秀高中学生把课分为三类,区别对待。一类是数学、物理等重在理解的课程,对它们首先应该先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记笔记,把自己的想法注在一旁,以便复习时查阅,对例题除记录题目、题解外,应把题目的重点、难点及思路记录下来,方便复习。另一类是化学,由于其补充知识相当多,所以具有特殊性,一般是尽可能多的记录课上的各种知识,然后再加以理解,这样不至由于思考而错过某些内容。最后一类是外语、政治、历史等重于记忆的课程。在课上首先应记录讲课结构及一些重点内容,在书中标出重点,利用课上时间当堂记忆重点内容,有这样一个“第一印象”,对于总复习是很有好处的,如能在当天复习中再检查一下记忆的情况则效果更好。

学习其实没有捷径,只有经过艰苦的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3、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

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使人在一段时期内获取比较大的收获,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但良好的方法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的。

老师们经常说,基础很重要。但什么是基础,哪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每个人的情况不定相同。期中考试结束后,要细细推敲自己基础薄弱在哪里,只有堵塞住漏洞,再往补进新知才越积越多,否则,事倍功半。

要有计划的整理基础知识,通过训练、感悟,把学科能力提高。作计划可以明确自己近期内的目标,确定干些什么,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时间,适当调配劳逸。做总结一方面要总结前一段时期内学习成绩与不足,另一方面要审查原先的计划是否合适,做必要的调整,订出新的计划。在学习中不断地做着计划与总结,大到一个假期、一个学期,小到一天、一个上午。虽然计划总结会占去一些时间,但这对我的学习是很有益的,它使我能有目的地,高效地、有秩序地进行学习。

4、坚持:水到自有渠成日

但得有心常自奋,何愁他日不奋飞!

有一名学生初中的英语底子差,刚到北京四中时,不适应外语老师完全用英语授课,学起来有些吃力。特别是听力,在初中时几乎没练过听力,所以高一开始时,每次测验听力时,成绩都低得可怜。如第一次老师用录音机听写了十五个句子,他写出了其中最简单的一句,别的句子怎么也听不清楚是什么。于是,那节课真的成了听天书。课后急忙找到老师,借来了听力磁带,又向同宿同学借了一个单放机,反复地听、练,直到能够基本适应用录音机辅助自学,听力逐渐赶上了大家的水平,并且在语法、语音等方面还超过了一般同学。

“苦心人,天不负!”经过一番苦练,英语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一般考试都在90分以上。全区第一次模考时,英语成绩最高分是95分,他得了93分。

作为一名中学生,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如政治课帮助我了解国内外大事,帮助我树立看问题的大方向和根本方法,增强学习的动力;体育课帮助我增强学习的体力,锻炼意志,意志品质和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相当密切,有的学生承认自己学习成绩不高的原因是意志品质太差,遇到困难就退却,碰到干扰就妥协,使学习上的很多想法坚持不下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大学习中意志品质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就更加显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主题

2057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

新年送“福”宣传大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上不上还是自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9

主题

2057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4

新年送“福”宣传大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2015年广东省某市中考满分605分,该市某考生获得600分的高分,一般人看来已经是巨大的成功,躺而论道为什么还要弱弱地对老师说一声“老师,您错了”呢,请听我慢慢道来,如果我的理由不成立,欢迎拍砖!
      躺而论道要问,这600分的高分折射出来的是该考生所在学校实行的是正常教育还是畸形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还是失败的教育?躺而论道认为是畸形的、失败的教育!学生获得600分的高分一定是学校对知识与技能等中考内容进行超强度训练的结果,否则,这个学生肯定考不出这样的高分,很遗憾,这种没必要的超强训练,把那些非常有必要的社会规则教育、个性发展与创造性培养给排挤掉了,也就是把学生成为杰出人才的路给封死了,所以说,这样的教育是非常不科学的、畸形发展的、失败的教育。

能考出600分的高分,足以证明这个学生目前阶段是个杰出人才,他接受这种教育等到他成年之后他还是不是杰出人才,非常值得怀疑。学生在本应该培养兴趣、发展个性的年龄阶段,得到的是消灭兴趣、抹杀个性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吗?缺少个性发展与创造性培养,学生不可能成为杰出人才。如果该考生只获得五百多分,但该考生的个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那么,该考生将来成为伟大的杰出人才的可能性,远远大于现在。
如果学校不占用这个学生那么多的课余时间,这个中国学生也许能完成类似美国17岁天才少年泰勒‧威尔逊完成的核聚变实验,甚至做出更伟大的发明。我们一定要抛弃单凭考试成绩来判断学校教育的好坏的错误观念,不能说那个学校学生考试分数高,那个学校的教育就好。
《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已成为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可是,美国副总统拜登在一次演讲的时候却如是说:“中国毕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大过我们美国6至8倍,但是我敢问,告诉我,有哪一项创新的项目、创新的改变是来自中国的”?拜登的说法虽然不怀好意,但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缺乏创造性却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外国领导人这种不怀好意但却是十分中肯的挑衅性批评,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印度的经济和科技都比中国落后,印度教育能培养出诺贝尔获奖者,中国教育却不能。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在长达大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内,十多亿人口中,中国教育居然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教育存在巨大错误(莫言获奖不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功劳,是中华文化的功劳)。
       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8

帖子

97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79
发表于 2015-7-12 18: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这事儿就不用讨论,肯定要放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