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前夕,北京王先生家中喜得一千金,高兴之余,手机却收到一条短信,短信称“根据2015年国家惠民政策规定,新出生的宝宝可以享受新生儿补贴800元”,短信中提供一个链接点击即可激活“补贴”。近来带有钓鱼或木马链接的诈骗短信越来越多,骗子通常假借孩子成绩单、妻子艳照等名头骗用户点击其中的网址,假借“新生儿补贴通知”的诈骗短信近期出现大幅增长趋势。遇到短信中的网址,切勿轻易点击打开。 事实上,骗子谎称“领取新生儿补贴”套取家长个人用户隐私的骗术已经不是新鲜事,假借“领取新生儿补贴”为由的诈骗电话几年前就已经出现,通过诱骗手机用户去ATM机转账骗取钱财。“新生儿补贴”类诈骗短信最近尤为猖獗,一旦误点其中的链接填写信息就有可能面临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家有新生宝宝的家长要尤其当心此类诈骗短信。 最近新出现的“新生儿补贴”诈骗短信,在短信里带有一个链接,点击链接后会进入一个钓鱼页面,并诱骗用户下载手机木马。打开短信中提供的“钓鱼链接”,会出现一个需要填入多项个人隐私资料的页面。一旦用户在这个页面中填入个人资料,这些资料就会上传到骗子的服务器当中。这些个人资料包括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甚至还有银行卡号、交易密码等。
让王先生不解的是,虽然他刚刚迎接了千金,但他的手机号码和个人资料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呢?骗子是如何得知他的手机号码同时还得知他刚生了女儿的呢?其实,日常生活中许多环节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譬如不正规的医院、保险公司、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填写的调查问卷等等,都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 收到此类诸如“新生儿补贴”等诈骗短信,一是加强安全意识,谨慎点击短信中的不明链接,不要轻易下载安装未知来源软件,更不要随意在手机网址中填写个人信息;二要安装手机安全软件,对手机定期检测和查杀。此外,最好能够在源头上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与家庭资料外泄,在生活中凡是涉及到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关键信息之处,务必小心谨慎,能不填写尽量不填写。 ++++++++++++++++++++++++++++++++++++++++++++++++++++
甜妈有话说:“我生我家甜甜的时候,刚出月子手机上也收到过这样一则短信,那时还埋怨过甜甜爸当时忙得也没去问问,错过了补贴。原来是诈骗短信啊!!其他的孕产姐妹们一定注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不能再轻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