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33|回复: 1

请别再对孩子说:“不许哭!”娃因此会患上“情感荒漠症”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386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15

马年大吉勋章

发表于 2015-1-22 1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幕,宝宝摔跤了,做父母的往往会说:“不哭,不哭,一点都不疼。”在给孩子喝药时,又哄宝宝说:“宝宝乖,一点都不苦!”如果孩子长大了一点,家长则演变为更加严厉的“不许哭!”,“不许笑!”的训斥。在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中,这些行为都被正名为培养孩子的意志。殊不知,摔倒了疼了,宝宝自然会哭;药明明就是苦的,为什么非要说甜的。实际上,不论哭泣也好,大笑也好,都是孩子表达真实情感的方式,反而家长经常时不时用哄骗的方式或者用强权的方式不让孩子真实情感的流露,才为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121_139490_e984d1e3c1e8245.jpg


切莫让孩子患上“情感荒漠症”


事实上,儿童期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就是“情感表达”,他们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表达各种情绪的方法,开心的时候如何庆祝,伤心的时候如何缓解,愤怒的时候如何排解。良好的情感表达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得到关心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从而心情愉快,产生主动向上的积极情感,而且也为孩子处理消极情绪提供榜样,对孩子学习情绪、理解情绪和处理情绪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反的,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当他的情感需要无法满足,他们会孤僻、冷漠、暴躁、胆小或沉默——情感荒漠症。儿童心理学家还发现,有丰富情绪的孩子,感觉细胞必然丰富,智力成长也不会落后。因为情绪得以肯定,认知便随之升华。当孩子从情绪成长完成后,才能过渡到心理的成长,最后走向健全人格的发育。


李开复在反思自己教育女儿的方式中也曾感叹到中国式情感教育存在的负面倾向。中国许多家长忍不住用惩罚、批评甚至威胁、恐吓的方式去教导孩子,然而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和压抑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消极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当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威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总的来说,情感表达关乎宝宝的健康成长,而孩子无论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都需要一个直接的宣泄渠道,否则心理隐患会开始积累,最终形成心理障碍。换句话说,当一个孩子哭了,家长不应该制止,而是坐在孩子身边,陪伴他,给他哭的权利。等孩子哭够了,说够了,再从理解的角度跟孩子进行对话,孩子的情绪天平就会逐渐达到平衡,家长和老师也更容易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出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力。




     

297

主题

4233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让自己作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680

论坛贡献奖新年送“福”给力龙初级网友记者随手拍冬景

发表于 2015-1-22 14: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孩子大了,我们也得反思一下,真的教育方式值得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