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店村位于诸城东部,距县城约10公里,占地约43公顷,现住人口651户,2230人。村中街道宽敞整齐,东西街长约1.5公里,南北街长约1公里。街道路面全部用沥青硬化,并安装了高标准的照明路灯。该村原为镇政府所在地,现改为社区。村内中、小学、幼儿园、医院、邮政、电讯、有线网络、银行等公用事业单位齐全,公路从村北穿过,在沿公路两侧及周边街巷,二、三层楼房连片,路两旁有旅馆、饭店、大大小小的超市,各类商店、加油站、灌气站、工厂企业林林总总,呈现一派小城镇的繁荣景象。 据诸城管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管氏由江苏海州迁来瓦店生活,后有其他姓氏相继迁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村内除西南隅有处陈家胡同外,村内住户几乎全是管姓。那时只有三百多户人家。 据传说,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溃败后,曾流窜至此地,并在这里安营扎寨,后来形成村落便称瓦店。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南有障日山,北依双奶山,该村处在两山之间的小盆地内,又有泸河从村南流过,是最适宜农耕的地方,受东部和南部海洋性气候的影响,空气清新湿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人类宜居之地,现在村内八九十岁的老者不乏其人。管氏祖宗选择此地定居实属明智之举。 上世纪四十年代,虽然处于兵荒马乱之中,但村内尚存一些古宅、老店和作坊及一些名胜古迹。像位于老街西头路北的“屏山堂”和“计合堂”老宅,老街东头路北的“日新轩”和“学仁堂”古宅,这些古宅平面设计基本一致,都是三进式(每一进为一道外门)庭院建筑。其布局合理,美观实用。 瓦店交通便利,它东通红石崖码头,可经水路前往青岛,南通泊里渔港和日照、处在交通节点上,加之每五天一个大集及春夏的两个商贸山会,对外交流广泛,思想开放,故村内的商贸较为发达。例如老街西头的“西油坊”西胡同里的“同兴永醋坊”,老街路北的“染坊”南胡同里的“烧锅”,(酿酒坊);老街路南的“记生堂”药铺,“东胡同药铺”东门外的“姜家药铺”;路南的点心铺,东胡同里的赁铺(出租红白喜事的用具),及与之相配套的西胡同的唢呐队;老街路南有多家大车店(客栈),后街道还有多家杀房(宰牛的)。另外,还有不少扁担商贩、货郎挑子,小商小贩更是不乏其人,街面上一派市井景象。 瓦店老街西头,建有孝节石坊,文昌阁,村外有一庙宇,称作西庙。 孝节石坊的修建年代已无文字可考,据管氏十九丗孙管恩鐶说,此坊系十一世祖管彩亡后,其妻范氏守贞多年,家族于乾隆25年(1761年)为她所建。该石坊高约6米,底座三孔,中间孔较宽,为人、车行道。 文昌阁建在石坊之西,在老街的最西头,坐西朝东,高约9米,为三层砖石结构。底层由方石砌成,中间为石砌拱形门洞,可供人车通行。二层有马匹和马夫塑像,第三层塑有“文昌老爷”像,“天聋”和“地哑”男孩像以及“魁星点状元”像,修建文昌阁、供奉文昌老爷像,是祈求神灵保佑管氏后人能考取功名。 西庙建有正殿和配殿,内塑多种神像以便人们供奉。大庙外是土地庙,土地庙周围还砌着花墙,墙内植有一棵龙爪槐,也称倒垂槐,此树已生长数百年,枝叶繁茂,树冠几乎把整个庙院笼罩起来,老人都说,谁若折了这棵树上的树枝和树叶就会流鼻血,所以,谁也不敢动它,故生长繁茂。该树于1997年被移到城里沧湾公园内。 西庙早年就被拆,石坊和文昌阁原载县级保护名录,但文革中也被拆。 庙的西南方向有一棵古楷树,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有鹏飞越降日山,到此,在空中盘旋良久,落于此地,后生此树。管姓先祖将该树苗移回家中盆栽,并视此地为风水宝地,寿终选为墓地,将此树移栽于墓前。历数几百年,至今生长繁茂,青翠碧绿,伞形树冠遮荫数百平方米,被百姓视为神树,现在,每年有众多善男信女,前来供奉,祈求神树保佑平安,树冠低处系满祈福红色丝带,成为此地的一道独特景观。 出了文昌阁的底层拱门,连接的是一条出村的主干道,西通邻村高疃,可直达县城。文昌阁至西庙之间的路段,路的南边是泸河,路的北边是一个狭长的水湾,称作西湾。西湾的东西北都是菜园,每家的菜园都是用秫秸篱笆围着,这些菜园都是用西湾的水浇灌,西湾的岸边生长着些大柳树,柳树下垒着些大条石,经常有些妇女坐在条石上洗衣服。那个年代洗衣服都是用木棒用力捶打,靠捶打的力量把衣物上的污垢震动下来。现在的洗衣机也是利用振动的原理去污,加入洗衣粉后洗衣的效果会更好。西湾的水还可以用来沤麻,把麻收割完后捆起来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再捞出来晒干就可以剥皮了。西湾的水和湾底下的泥可以用来泥布,家织的白布可以做单衣,但如果用来做棉衣就得染色,一个省钱的办法就是用西湾里的泥来染布,把白棉布用水浸湿后,再用湾底的黑泥搓擦,涮净后再晒干,布就染成黑色的了,这个过程叫泥布。当然这是穷则思变的办法,这是利用棉纤维吸附微小炭粒和其它种类微粒的原理,如金属银是白色的,它的微粒却是黑色的,黑白照片就是由银的微粒不均匀分布形成的。此外,西湾的水还可以用来饮牲口、放养鹅、鸭等,西湾的水和岸边的树还有调节小气候的功能。 从前,瓦店的集市在前河滩上,市场沿着河滩和河的两岸漫无边际,集市上各类农业生产物资和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可谓瓦店集贸通四海,商品云集达三江,有的人赶集既不买也不卖,只为去听书,每逢集市总有三四个说书摊子,去早的坐在书场的长条木凳子上,去的晚的只能站在边上,伸长脖子竖起耳朵才能听清。有些人虽然认不了几个字,却能熟练的讲出《三国》、《水浒》、《隋唐演义》等书中的故事,这都是听书听来的,爱听书的人还愿意讲书,农忙时,就在田间地头讲,农闲时,就在墙根下晒着太阳讲,除了听书迷外还有戏迷,茂腔戏俗称拴老婆橛子,是农村妇女爱听的地方戏,每年正月里,本村或邻村总有搭台唱戏的。这就吸引了不少女戏迷,尤其是老年妇女,那个年代,老年妇女多数是小脚,有的由家人用木制的独轮车推着去听戏,有的就艰难的步行去。 集日上尤其是山会上会有外地的马戏团表演,他们除了表演马术外,主要是表演蹬坛子、蹬缸、顶碗等一些传统的杂技节目。 那个年代,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是贫乏的,也就是集日时忙里偷闲,花点小钱去听听书,每年捱到正月 才有机会去看次地方戏,有时挤出点钱来偶尔去看一次马戏团表演。 现在有的影视剧中有用花轿娶亲的场景,用花轿娶亲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呢?首先说说花轿,赁铺出租的花轿是分等级的,一般的花轿其红色轿帷上绣着简单的吉祥图案,较高级的花轿其红绸轿帷上用金线或银线绣着喜字,龙凤呈祥、百子图等多种吉祥图案,轿顶子上镶着大小不同的银色玻璃球、闪光耀眼。轿顶的四边挂着许多红色坠穗。再说轿夫,轿夫的衣着要求也很讲究,农村娶亲一般是在秋后或冬季,轿夫的上衣和裤子都是黑色的,扎裤脚,外扎红色布腰带,黑鞋白袜子,那个年代农民没有几个留“洋头”的,都是剃光头,所以,轿夫都戴黑色毡帽,领班夹着一卷红毡,已备落轿时铺在地上让新娘踩踏。 常见的都是八人台的轿,花轿一般是傍晚进村,从街西头往东头行进,出街的东大门(从前,瓦店村所有面向村外的街口都安装有木制的大栅栏门)再从后街返回。花轿进村后,吹鼓手、唢呐乐队就开始不停的吹奏起来,吸引着看热闹的人,抬轿的领班也开始吆五喝六的指挥轿夫开始踏街。(也说压街、颠轿),踏街行进都是慢悠悠,走得越慢看热闹的会越聚越多,吹鼓手们和轿夫就越带劲。这时他们的表演才艺方能充分展示出来。花轿到了事主家门口时,乐队的表演也达到了高潮,什么“百鸟朝凤”“喜洋洋”等各种欢乐乐曲轮番吹奏。轿夫的领班也开始铺设红毡,从轿前一直铺到洞房,做好落轿的准备。这时,事主家也开始向前来祝贺的大人孩子们分发面棋子(可能用麒麟送子的谐音)面棋子香甜可口,纯天然,是一种美味的小食品。 从落轿地点到洞房仅几步之遥,但按照老规矩、旧风俗新娘子要走完这段路程还需要许多繁琐的程序,要从华灯初上捱到花烛的夜晚,在此不多赘述。 管氏祖先及其它的先辈们,迁居瓦店至今,耕耘创业计六百余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本文反映的仅为几点历史记忆碎片难于以偏概全,更难免不妥之处。要留住乡愁,传承历史文化,还需要众人拾柴。本文在撰写时,参考了《诸城千村揽胜》瓦店卷,以及网络上的相关未署名的文献,在此向有关作者致谢,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管明荣 2014年11月
郑重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诸城信息港文学版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