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到北京上学的时候,做公交车,有的售票员因为我说话的口音,而对我漫不经心,或者大声呵斥;那会心里很愤懑,觉得真排外,十多年过去了,这种现象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但是已经是极少了;现在北京人也以开放的胸怀对待新的事物了;转到我们何尝不需要这样,大家的意见我看了一遍,没感觉到重要到那里,细细看来主要是个人的恩怨似的,这就是没有认同感的原因? 也许是出来久了的原因,对这方面的感觉比较弱了,管理和被管理,被谁管理,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做,诸城的经济一直以来顺环境发展,关键是看自身,而不是外围的什么玩意,诸城为潍柴动力和潍柴零部件供货的也不少吧,区域经济的互补是重要的,即使省直观,也未必好到那里,只不过省直管应该是直管县的乱折腾的好像会少点,其他的也没什么大的帮助,诸城不可能跑到济南附近,利用周边的区县发展诸城的区域经济是主要的,至于被谁管实在看不出重要在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