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老师 九月,简陋的校园。 一辆半新的皮卡车,缓缓地从校门驶进,停住。车上下来三人,抱着被子,暖壶,手提包什么的,一溜烟儿地往里赶。中间的人瘦高个儿,脸也瘦削,穿一件半旧的中山装。剑眉朗目,并无胡须。 后来才知道,这个人便是我们新来的语文老师。 其后照例是师生见面,以及老师的开场白。那天,老师的讲话是蛮风趣与别开生面的。他一手托了讲义夹,款款细步,雍容地踱到讲桌前,目光送至每个人面前。接着,声音也送至了每个人的耳边:“我姓牛,老黄牛的牛,非吹牛的牛,从今天始,我愿做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老黄牛……” 不知是谁最先拍起了手,紧接着我们也都鼓起了掌。 我们渐渐地与老师熟识了。 老师教高一语文。也就从那时起,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国学。从《诗经》到荀子的《劝学》,从白居易的《琵琶行》到杜甫的《兵车行》,从苏轼的《念奴娇》到姜夔的《扬州慢》……国学,以其厚重的底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一见倾心,不知疲乏。 老师讲的第一课是《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老师迈着优雅的步子,嘴角翘着,脸上漾着些许微笑,在教室里徜徉。 我们无疑也感受到了文章的美。我们也更接收到了文章之魅。老师通过他那清脆的音流,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最美的画图:一片茂密的丛林,旁边是一条清澈的河。轻风徐来,微波荡漾着。一群人在辛勤地劳作,他们将伐下的檀木,一根根抬到河岸上……他们皮肤黝黑,青筋暴出。有的蹙着眉头,有的目眦欲裂,有的眼角挂着未尽的泪痕…… 所有的人皆在屏气凝神,所有人均在静静聆听。这时,我们注意到,老师的步履沉重了,尔后又重重地定在了讲台上。而他的眼睛,仿佛也有一些润湿了。 我们就是这样,感受着牛老师这种大美的情怀,濡润着牛老师广博的学识,感动了,陶醉了,便在这种对老师和语文课的期待中度过了一个学期。 很快,期末考试结束。老师拿了一大摞的试卷喜滋滋地往教室里冲。进得屋来,老师手抚讲桌,清了清嗓子,浑厚的声音流露出来:“同学们,我们这次考试成绩很好,很为你们高兴。其中,有两位同学非常优秀,九十三分和九十六分。分获级部一二名。而他们俩的作文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读读……” 于是清脆的声音又流进了我们的耳鼓。 后经同学们甄选,得九十六分的那份试卷,作文也最好。 老师喜不自禁:“同学们说得是。这份作文得了满分,为他祝贺……”一边说着,一边把我叫了起来。我很荣幸地跟随着老师的目光来到了讲台前。“不过,你的作文还是有缺点的哟……”他把卷子摊在桌上,指着给我看,“你看,本篇文章重在渲染人物,宜将浓墨重彩放在描摹刻画人物性格上,而你呢,用在环境描写上的笔墨太多了,不能平均用力……”老师的脸一会朝向我,一会又朝向大家。 从此,我成了老师的得意门生。我的作文也成为了级部的范文,在广大同学间交流。我很感谢老师,和老师的关系也亲密了起来。 那时,学校搞勤工俭学,每个班都种有一块小菜园。在一次上劳动课的时候,我再一次领略了老师的幽默。当时,我正要去井边汲水,老师发现了,脸拉下来了,故做严肃状:“怎么,我班的地,我班的井,你是外人怎么能在这里打水?”我闻言一惊,但马上领悟过来,略一思忖。道:“君居井之南,我居井之北,日日见君不思君,共用一井水。”闹得老师和周围同学捧腹大笑。本来嘛,我班在井的北面,他们的班在井的南面。 上高二的时候,我选择了文科。大半是因为老师教文科而且当班主任的缘故。尽管我的数理化很好,尽管我的记忆力很差,尽管我的史地政很邋遢。 老师还是那样激情飞扬地讲课,还是那样对课文进行着精彩而透彻的分析评说。我感觉老师对课文是进行了精心准备的,不然,又怎么会如许的挥洒自如?又怎么会如此的举重若轻?事后,从别的老师,牛老师的同事那里知晓,事情真的是这样。 突然有一天,我听出老师声音有些嘶哑,面色也显憔悴。问问老师的同乡。同乡说,老师家中六口人,儿女尚小,父母又年岁大了,身体不算好,还种着十几亩地。逼不得已,老师每天上完课,还要骑车赶二十几里地,帮父母干些农活。这不,昨天晚上,他还割了一亩多的麦子哩……于是我的眼眶润湿了。如果近便的话,我们是一定能自发组织起来,帮帮我们的老师的,可我们又不能…… 眼见得老师越来越瘦削,我们的心在萎缩。我们只有豁上命地学习,算作对老师的一点报答……然而高考的时候,我落榜了。原因是政史地严重偏科。我只觉得,心仿佛一下坠到地里去了,下沉,再下沉——我欠了债,没脸见老师了。 直到有一日,薄暮时分,远处走来了一个高大而瘦削的人影。我既惊且喜,问了一声老师,欲语还休。老师的声音不再清脆了,唯有浓浓的温存:“没关系,别灰心,再努力一年,你一定行……” 当我再次跨进校门的时候,牛老师却因工作需要调到别的学校去了。考上大学、参加工作之后,老师又去了外地,更没有了音讯。 时隔二十余年,在一次同学的生日聚会上,当同学的手机铃声响起,当同学把手机递给我,当我用颤颤的手接过来,牛老师那沙哑又有些苍老,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传来,我的心砰砰地跳,语无伦次了,眼泪也差点流了出来…… 我也走上了一条和老师一样的路,已经延续了和正在延续着老师当年的梦。 在这条路上,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从来没有过退缩,从来没低过头。我从来都会像老师那样,永远坚定信念,永远恪尽职守,永葆乐观的心态,永葆顽强的意志。 因为在我心中,有一个伟大的中国梦,它正像一面旗帜,在招展着。在中国梦的一隅,有我一小片自己的教育梦想……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中国梦教育美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