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仁
青年诗人臧克家当年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当时各大学自己命题。 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当年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 臧克家写了《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这独具异彩的三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破例给了他九十八分的高分。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只吃了“零蛋”,但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臧克家因此成为闻一多的高足爱徒,与另一诗人陈梦家合称“闻门二家”。 其实当年闻一多报考清华时,也是因作文过于优异虽数学20分也被主考老师赏识而破格录取的,闻一多对臧克家是惺惺相惜。 两位大师的数理化水平不敢恭维,但他们的文学成就巍巍如高山,世人仰望 !现在有些院校的数理化专业正在酝酿不考语文,虽然见仁见智,仍有争论,但从一定角度思考,也不无道理。数学大师和文学大师如能兼容最好,但人生精力有限,生命短暂,在一特定领域作出点成绩就很可贵了,作个“通才”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