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去朋友家拜访,其儿子今年大一,谈起中学与大学的学习经历来,他向我们大诉苦水。”之前,爸爸总嫌我每周的花销大,其实除了基本的日常开销之外,每周总有那么一两次上缴是‘孝敬’老师的,虽然老师说违纪“上缴”的费用充当班费,谁知道他干嘛用去了。“一段话说的我和他爸感到十分吃惊。之前孩子在上中学的时候是从来没有提及的。”考试成绩不合格要罚、值日打扫不干净也要发,迟到早退旷课不穿校服那就更不用说了··· 朋友的儿子告诉我们,其实每次罚款也不多,3-5元不等,他们同学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依然我行我素。朋友越听越吃惊,原来自己每月的”血汗钱“一部分是捐给儿子班级了啊!只要有钱,犯再大的“罪”都能用钱解决。长此下去,势必将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话到这里,让我们不谋而合的想到了,前些日子”李某某案“,错的仅仅是孩子吗?咱们教书育人的老师,望子成龙的家长难道就不值得反思吗?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以育人为主。为防止学生不听话,老师擅自向学生收取“违纪金”,无疑是乱收费的表现。作为中学生,不谙世事,思想不够成熟,知识薄浅,对人对物不够了解,所以,违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就算再乖巧的孩子,也会有叛逆、不听话的时候,谁能保证一名中学生一直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呢?
我认为,学校并非执法部门,老师也非行政执法人员,显然没有对学生罚款的权力。单独让几名“表现差的学生”交罚款,会对这些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歧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那些被交了“罚款”的孩子会被无形中打上“差生”的标签,很可能会因此遭受同学的嘲笑,让其产生自卑感,而无法安心学习。交罚款不仅不会起到督促差生学习的作用,反而打击了差生的自信心,让差生在班里低人一等,无法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心理。面对学生的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只懂得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压制,这样的老师,显然是不称职的。
我不怀疑老师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学生,但是,你就不能想些有积极意义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么。用金钱约束,不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纪律是不可以被抵押的,要让孩子遵守纪律,好好学习,有很多方法,老师可以通过以爱感化,以情动人,通过培养孩子尊重他们的习惯和意识,通过树立教师威信等途径和方法来让孩子能自觉地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从而达到自我约束。
不知道现在在咱诸城的中学里,还是否存在依靠“罚钱”来维护校纪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