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3|回复: 0

真”实木家具并非零污染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5

帖子

153

积分

初级会员

[url=http://www.y88ylc.com]88娱

Rank: 2

积分
153
发表于 2013-8-27 13: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福建厦门
  消费者周先生近日抱怨,家里卧室购买的名贵实木家具进来半年了,基本上天天通风,现在味道还是比较大,尤其是进入潮湿的季节,关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就更明显,这个房间简直是没办法使用。周先生估计是因为购买的家具虽然号称实木,但为了得到时尚的曲线效果,材料很可能是用很多层的薄木板迭压制作的,胶水、油漆的用量比一般的实木家具大。与此成明显反差的是在储藏室,整面墙都是板式定制衣柜,平时也不开门窗,但人走进去却闻不到什么刺鼻的气味。
  春季是家居装修的旺季,如今,困扰消费者装修的首要问题既非价格,也非款式风格,而是“家具污染”问题。甲醛超标、苯超标等所带来的身体危害让消费者对环保材质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其中,实木家具就颇受青睐,然而,消费者对实木家具的环保特性尚未形成一个准确的认知。
  伪实木藏安全隐患
  在多数消费者的认识里,实木家具由于很少使用胶,所以应该是环保类产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2005年,中国家具协会推出实木家具概念:以木榫框架结构为主,主体采用实木制造的家具称实木家具。也就是说,只要家具的主体结构上使用实木结构,而门板和侧板不使用实木,同样可以称为实木家具,这样的家具由于使用复合板,必定存在一定的甲醛。
  如今,市场上不少不法商家都利用消费者对实木家具趋之若鹜却知之甚少的弱点,给不少普通板材都戴上了“实木”的帽子进行推销,其中最常见的是所谓的“实木密度板”和“实木颗粒板”。所谓的密度板都是将锯末或者碎木头用含大量甲醛的胶黏合而成,而颗粒板就是通常所说的刨花板,由刨花材料加入胶黏剂压合而成。据调查,这类板材成本低廉,加上“实木”的名头之后,其利润高达80%至120%,远高于真正实木15%至 20%的利润。当这些含有大量甲醛的板材被制成家具后,就成为商场中被商家大肆吹捧的“实木家具”,事实上,这类产品张冠李戴,与真正的实木产品截然不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除却以假乱真,实木家具移花接木的现象也在市场上屡见不鲜。业内人士介绍,消费者对实木家具要认清3类: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实木面家具。其中,以同一种原木锯材制作的家具称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是指由实木和人造板混合制造的家具,即侧板、顶、底、搁板等部件用薄木贴面的刨花板或中密度板、纤维板;实木面家具是指家具门、面等外露部位以原木锯材制作的家具。对于后两类实木家具,消费者一方面要警惕商家以次充好,外实内虚;另一方面,如果家具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复合板材,那么都会含有一定程度的甲醛或苯等物质,而其中一些伪劣的板式贴皮家具则难免甲醛超标,对人体的伤害在所难免。
  真实木并非零甲醛
  不少消费者认为,真正的环保实木家具应该是绝对没有异味的,实际上,所谓的环保家具并不是指产品一点点甲醛或苯都没有,而是其安全含量在国家审定的标准以内,因此即使是真正的实木家具也不能做到零甲醛。
  那么消费者如何甄别真正达到环保标准的实木家具呢?专家建议,首先应确认甲醛的含量,虽然大多数合格家具都具备甲醛含量检测证书,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检测只是对家具使用的板材甲醛释放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从化学溶液里面测出的,并非是模拟家居环境中对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所以并不代表在居室环境中不会甲醛超标,因此最有效、最直接的检测办法还是打开柜门或者抽屉闻一闻,看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或引起流泪,如果有,可以请销售人员对气味做出合理解释,有些气味是油漆、黏合剂等必然附带的,回家之后打开柜门一段时间即可消除。易发棋牌游戏 http://efaofficial.com
  另外,对实木家具木材的含水量和产地也应加以注意,其含水率应与使用地区的平衡含水率保持一致。木材含水率不得高于使用地区当地平衡含水率的1%,否则木材由于胀缩容易造成榫卯分离、家具散架,还会引起翘曲,更为严重的是,含水率过高的家具会加大甲醛的释放速度。此外,可以摸摸家具的封边是否严密,一般名优厂家对于板式家具多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板材,并且贴面大都进行了完善处理,严密的封边会把游离性甲醛密闭在板材内,减少污染室内空气。目前由装饰材料造成的污染成为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一般市场上装修材料中多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建材一旦进入室内,在通风环境不佳的室内中污染物浓度会很高,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由此引发的各种疾病也接踵而至。室内污染物危害最大的物质有甲醛、苯系物、氨、可挥发性有机物、放射性氡元素等。这些污染物潜伏期能长达3~15年之久。长期接触这些污染物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病,对神经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甚至引起白血病、癌症、细胞核基因突变等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对有害物质尤为敏感,危害也更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