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64|回复: 0

双B”来势凶猛 奥迪老大地位或将不保

[复制链接]

10

主题

20

帖子

12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22
发表于 2011-6-22 14: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3年完成100万辆。”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总经理薄石在去年喊出的豪言壮语,如今却变成了压在奥迪胸口的一块大石头。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奥迪在华销量为11.2万辆,同比增长28%,若以此推算,奥迪全年销量将在26万辆左右;但3年100万辆的目标却要求奥迪在今年至少要完成30万辆的销量。而更让奥迪头疼的是,其在全球市场的老对手“双B”——奔驰和宝马,在中国正以超过7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奥迪的“老大”地位发起冲击。

之于奥迪,真正的考验刚刚来临。

格局将变

目前,奥迪“老大”地位易主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宝马。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宝马在华销量为10.08万辆,只比奥迪少卖不到1.2万辆,但宝马的增长速度却是奥迪的两倍多——奥迪前5个月增长28%,而宝马则增长71%。

一个让奥迪不安的结果是,如果按照目前这样的增长速度持续下去,宝马今年在中国的总销量将于11月份与奥迪持平,12月份就将实现反超。

这在此前很长时间里是不可想象的局面。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里,奥迪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以超过对手50%以上的销量优势领跑中国豪华车市场。直到2008年,奥迪与宝马的销量差距被缩小到50%以内,当年,奥迪实现销售11.8万辆,宝马的销量为6.6万辆。

对于奥迪来讲,压力还在持续,因为奔驰也紧随宝马迅速赶了上来。
  
  2010年,奔驰在华销量为16.9万辆,今年前5个月,奔驰在华销量为7.9万辆,同比增长70%,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持续下去,奔驰单月销量将在2012年第二季度期间超过奥迪。
  
  此外,让奥迪更为担心的是,宝马和奔驰最近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正在急速扩大。
  
  5月9日,宝马宣布将与合资伙伴华晨汽车(微博) 一起,把新工厂的投资规模从5.6亿欧元提高至10亿欧元,以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同时,宝马宣布将于2013年在中国投产发动机。而就在不久前,奔驰董事长蔡澈也再次重申,奔驰将努力把国产车和进口车的销量比例从3∶7变成7∶3,以实现2015年30万辆的销量目标,而为配合此目标,奔驰还宣布将和北汽共同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立一个发动机工厂,该工厂将在2013年正式投产,设计年产能为10万台,这也是奔驰在海外的第一家发动机工厂。
  
  而在车型方面,奔驰将在今年年底投产SUV车型GLK,宝马将投产X1。产品线的增加以及发动机国产带来的成本降低,势必也会让宝马和奔驰在销量方面进一步得到提升。
  
  突破艰难
  
  对于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保持了20多年领先优势的奥迪而言,“老大”地位一旦丢失,其意义及损失或将是巨大和不可估量的。
  
  “丢失冠军宝座的同时,也意味着奥迪此前因领先地位而带来的销量拉动作用将日渐衰退,同时,奥迪的品牌影响力也将随着格局的变化而受到损失。”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微博)认为,而这些将对奥迪产生持续影响的因素,才是让奥迪最为痛苦的。
  
  对于目前奥迪的销量处境,奥迪方面将原因指向了产能。
  
  “其实,今年我们完全可以把每个月的销量提升到3万辆以上,但是那样做就不能保证奥迪的质量了。”日前,奥迪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但随后,该人士又补充表示:“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产能不足。”
  
  据了解,目前奥迪在中国的规划产能为20万辆,如果实行三班制,产能可以提升至30万辆,再加上进口车,奥迪在满负荷生产状态下的年销量应该在35万辆以上。而以奥迪前5个月28%的增长速度看,其全年销量也仅为26万辆左右,显然,产能原因并不足以完全解释奥迪目前的销量处境。
  
  奥迪一直是政府采购的大户,2010年政府采购奥迪的数量占奥迪当年销量近20%,虽然奔驰和宝马的部分车型也于近几年进入了政府采购名单,但奥迪的“官车”地位并未被撼动,因此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大众消费市场上。
  
  渠道问题是个不得不说的因素。2010年,原本经销商数量与奥迪不相上下的宝马开始大举进行渠道建设,新增了50家经销商,从而使经销商总数达到200家,而当年奥迪只新增经销商20余家,经销商总数为179家。此外,从2010年开始,宝马和奔驰在二三线城市的渠道布局渐渐发力,也就是在这一年,宝马的销量增长幅度达到了86%,奔驰的增长幅度达到115%,而奥迪的增长幅度却只有43%左右。
  
  而业内人士认为,在与宝马和奔驰的对比中,奥迪最致命的问题来自于品牌。“开宝马、坐奔驰”的理念在中国人尽皆知,正如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认识里,宝马是运动的、奔驰是尊贵的,“双B”的品牌内涵非常清晰有力。但奥迪却始终为自己该打什么牌犹豫不决。“在过去的20余年里,奥迪留给公众的印象似乎一直止步于‘官车’,而奥迪全球的品牌内涵‘突破科技、启迪未来’既不直观、也缺乏直击人心的力量。”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业分析人士表示。
  
  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手,奥迪的计划是将更多的小型车引入中国。据了解,A1和A3的国产计划都已被提上了日程。“同时,2011年,奥迪进口车销量将翻番(2010年为3万辆)。”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告诉记者。
  
  “在如此混乱而急迫的竞争格局中,奥迪的应对之策似乎过于程式化和单薄。”IBM前汽车行业总监王继华告诉记者,“奥迪的一个短板的确在进口车方面,但是这个短板的提升对奥迪总体销量的提升作用并不会太大,奥迪需要重新审视品牌策略,制定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
  
  奥迪、宝马和奔驰的中国大戏,正在翻开新的篇章。
  这就是所谓的神车梦破灭咩?看着你们的神车这样,托们,还不去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