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障日山北,三皇庙社区大沟崖经联社一公里处的丘陵上,一座大棚养猪场格外“惹眼”。从外观看上去,这个养殖场与蔬菜大棚并无两样,它占地1.5亩,里面却养着600头生猪。
在经过养殖场消毒通道之后,笔者跟随技术员李筱杨进入了养殖大棚。干净、宽敞、明亮的猪舍内,猪们或睡觉、或***,悠闲自在。饲养员迟兰森刚刚从障日山下割来专门种植的金银花枝叶,撒在猪圈里,整个猪舍里几乎看不到工人的影子。
这是社区引进投资公司合作的种养结合新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社员”模式,在社区8个自然村成立8个合作社,各建现代化养殖棚,每个棚养猪600头,实行自动化管理生猪的供水、饲料以及粪尿处理。做到棚内养猪棚外种菜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形成了合理的农业“混搭”组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
“种养结合能够解决传统模式中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和畜禽生产中粪污的处理难点,最大化地做到资源化利用。生猪产生的粪尿流入收集池,添加生物菌发酵可以使其变成具有一定肥效的肥料,可满足30亩无公害绿色蔬菜的肥料需求。这样既可以节约肥料和水,还能减少环境污染,解决生猪粪尿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合作方山东久和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汉玉告诉笔者。
打开养殖棚简易门,阵阵微风吹来,没有什么异味。大沟崖经联社负责任管清林介绍说,夏天,棚内使用风机降温,棚顶覆盖保温被和防火岩棉等,太阳晒不透;冬天,用燃气锅炉烧水供地暖。猪舍下有漏粪板,粪污从猪圈漏到地下刮粪板后,再自动收集到全封闭式发酵池。发酵池紧挨养殖棚,发酵后直接从地下抽出入地做肥料,有效消除了生猪粪便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在这里,养猪不仅没有破坏生态环境,还改善了土壤结构,带来可观的种养效益”。管清林说,过去传统养殖,挖一个坑,粪污排进坑中,“水泡粪”发酵后用作种植的肥料,粪污问题也得到解决。可是,上了规模的养殖,简单处理很难完全消纳粪污,就不可避免会造成污染。
如何破解?借鉴传统方式,公司打通了种养循环,把养殖所弃变成种植所用,把猪场打造成种养结合的基地。管清林介绍,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养殖规模与种植规模匹配。比如说,一个有机种植面积有多大,就配套相应的养猪数量,达到自求平衡的目的。
山东久和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营饲料生产和销售,旗下牧业公司有2000头母猪,猪苗和饲料等由公司提供,占了养殖成本的90%。“一头猪除去各项成本,我们给出保底价,在赔钱时养殖户一斤也赚一元钱,一年两茬猪,一棚收入在10万元以上。”陈汉玉解释说,即使猪价大跌,自己的公司还有饲料和猪苗出售,还有盈利,所以可以提供保底价格,实现公司和养殖户都不赔钱。目前,首先合作的三皇庙社区已建起3个养殖棚,年底,陈汉玉打算在林家村镇推广到60个养殖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