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有闲暇,胡思乱想致心乱,倒不如找一本闲书度时光,书橱中有一本小字的厚书-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遂于饭后翻页磨时光。 小翻几页便引人入胜,心无旁骛,几日得闲便阅,虽熬夜快读,融思其景,倒落得每晚好觉。被故事情节所引,三两日一口气读完,学有所悟。 少时曾未接触过武侠小说,心地纯净,不喜欢打打杀杀武林血战,常偶有跟家人看连续剧,却难悟这书中乾坤。读书与观剧,各有妙处,但若说起有助进步,还是读书为妙,应是静静读书,方静观其景、静研其道、静中遐思之故。 读金庸之作,如读社会半部。若我少时读书,当不能有此感慨,今日涉世虽浅白发渐生,才悟金庸先生力作之深。此书后记中金庸先生吐露心声,无忌不是领导之材,分析透彻之理,作者悉数中国历史渊源。金庸先生讲:中国之领袖,一是能克己之忍、容忍之忍、对敌残忍;二是决断明快,三是权利欲强烈。如此,和善宽容之人,当是难走针尖麦芒之路。 书中几句话,引人深思:一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二是那首婉约之歌: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无论人本善,还是人本恶,噪杂世界,守其童心本善,不愧自心,不待历史之淘,自有是非评判。人生忧患,自落足便以啼哭为歌,犹记三毛所悟:人都怕死,如若让你不死,你怕不怕。人生本无意义,只是你赋予了它什么预想的意义罢了。世人皆说活在当下,豁达之论,该当如此,如若愁苦待日,包袱压身,何忧为头。莫说个明日之忧,压得人日日不自如,让孩子恹恹学以度日。还是豁达些为好,心静观人,净心析事,其心自静,其福自来。 感念金庸先生此作如己爱子,虽未观其前两部,已知其爱意浓浓。文章之首,以春为景,如人落地,满是春之期待: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人走世间,才体味春秋四季,懂得生亦何欢,死亦何欢。若有忧郁,不妨听听王菲的《心经》之吟。 人生何处不江湖,江湖何处无人生,童心为真,善意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