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错觉?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啥?你还笃定的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那看看下面这几张有趣的图片,越往下看你就会越疯狂。

感觉这几条线是歪的?其实它们是平行的……

A和B的颜色不一样?实际上只是阴影的影响,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

小球在往高处走?其实只是角度的问题……

这个人悬空了?只是在旁边画个阴影而已……
怎么样?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其实,在司机的平常驾驶中,这样的错觉也时常都会发生,严重的时候还会对驾驶的安全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看看你开车的时候被什么给骗了?

一、产生的速度错觉
【惊】你以为你以为的80迈车真是80迈吗?

开车的时候,驾驶员不会时时刻刻都盯着转速表,很多的时候都是根据景物移动作为参照物估计车速的。试过在春节期间的北京开车吗?平时堵车堵习惯了,春节一上了环路,车速不知不觉就飙升上去,你以为你还是80迈车,实际上已经是120迈车了。在加速与减速之间都错估了实际上的行驶速度。
速度上的错觉一般表现为:景物多时易高估车速,景物少时易低估车速。长时间以某一速度行驶就会对这个速度麻木,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低估了车速是非常危险的。小i在这里提醒长途驾车的司机,高速行驶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自己产生速度上的错觉。
二、产生的距离错觉
【惊】不是所有的会车地点都在两车距离一半处。

司机在行驶中对距离产生的错觉由很多因素影响产生,像光线、大小、常识等都会让司机对于距离有错误的估计。明明是同样的距离,白天光线清晰时看起来就比较近,晚上光线昏暗是看起来就比较远。四周都是大车时感觉压迫感很重,离自己太近,逃离到四周都是小车的地方就觉得轻松多了,感觉车距也远了。最诡异的一点就是,难道会车的地点不在两辆车的一半处吗?其实……真的不是。
为了减少客观因素影响司机的判断,您不妨试试用行车间距的米数和车速的千米数相同的方法。白天开车50迈,您就要与前车保持50米的距离,晚上行车在此基础上加大车距。另外,会车间距一般为1.5米左右,会车可别离太近哦~
三、产生的弯度错觉
【惊】不是所有的驾驶员都是秋名山车神。

大家都知道,公路是没有绝对直的。在平时的道路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弯度存在,而在驾驶的过程当中,驾驶速度的快慢也会随着路的弯度而改变。对于未超过半圆的圆弧,驾驶员感觉到的弯度总是比实际的小,而且圆弧越长,感觉到的弯度也就越小。在连续转弯的山道上行驶,驾驶员总会感到山区比平地容易转弯,所以在开车的时候,高速连续急转弯是很危险的。
小i提醒大家,在转弯的时候一定要留出足够的转弯空间,低速行驶,防止后轮脱离路面造成的转向不足,发生事故。秋名山的发卡弯,可不是人人都能漂移的。
四、产生的坡度错觉
【惊】上山的时候,其实你是在下山。

驾驶员驾驶车辆在坡路上开车的时候也很容易产生错觉,尤其是在长坡的时候。在下长坡接近坡底、坡度变得越小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自己已经在上坡了,在上坡途中坡度变缓时,往往也会以为已变成下坡。这时候,错误的加大油门或者减小油门,可能会引起车速过快或者车辆溜坡。
喜爱自驾的朋友在经过不熟悉的坡路时,一定要观察周围有没有关于坡路的指示牌,一般比较大的路上都会有。如果没有路牌,自己一定要试一试刹车,防止坡度错觉,以免造成事故。另外,还可以多注意一下发动机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