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1|回复: 0

周日立冬,习俗、养生早知道

[复制链接]

1566

主题

1568

帖子

9555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55
发表于 2015-11-7 16: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冬时间


2015年11月8日 01:58:36农历九月廿七   星期日


立冬唐·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习俗
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此时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伴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防寒保暖必不可少。立冬有哪些习俗呢?

迎冬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是个重要的节日,历朝历代的帝王一般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到都城北郊设坛祭祀,这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

烧香

满族有立冬烧香的习俗。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拜师

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入冬后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学校管理人员),领上家长和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做"拜师"。

冬学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宋代诗人陆游 《冬日郊居》写到:“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冬泳

在哈尔滨,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喜欢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立冬一日,水冷三分”,冬泳前,要进行足够的热身准备活动,量力而行。

立冬饮食
冬季草木凋零,万物闭藏,人的饮食养生也进入“藏”的阶段,即进补。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补”是冬季食俗一大特点。

多白少咸常食肉

中医认为,从五行五色养生的角度来看,立冬后应当多摄入“白色”食物来养生,功效显著。而咸味入肾,苦味入心。如果咸味吃多了,会促进肾水升腾而以水生木,肾水反而不能闭藏,有损健康。冬补可以适当的多吃肉类,比如牛羊鸡肉、鲫鱼鲤鱼等,也可以吃一些干果,比如栗子、核桃、花生等,这些食物都可以帮助我们补气填精、壮养元气,有助于冬日收藏。

北方饺子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等到清朝,宫内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因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五脏热了,自然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传统的涮锅讲究铜锅炭火,汤底澄清,只需加入姜片、葱段等。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拿着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这么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酱料里那么一蘸,入口即化,酱香肉香合二为一。

南方热补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南京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福建潮汕吃甘蔗

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冬季养生

源于清朝《太医院经验神方》的神仙粥用四种极常见食材帮你驱寒——糯米、生姜、葱白、醋。此方可有效防、治感冒。

方法:用一把糯米煮成汤,放入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后加半杯醋。


适当的用凉水洗脸,对肺和呼吸道也是个适应的过程,让你的肺更健康,更好地抵御寒冷。如果已经着凉受了风寒就别用冷水洗了。


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


防风寒,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