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9|回复: 0

北漂,我的悠悠岁月。(16)

[复制链接]

56

主题

84

帖子

5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75
发表于 2015-9-22 12:3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婆媳情
            婆婆,称得上是一个标准的美女。可以说,儿女们都遗传了她的基因,个个白净,漂亮。
            婆婆, 算得上是童养媳。13岁那年,讨饭来到了公公家,被老人留下来,15岁那年就圆了房。所以,过起日子来,那可要精打细算,一丝一毫也不舍得浪费。
           婆婆也是一个操心的命,因为公公老实本分,憨得可爱,空有一身蛮力气,却不懂得如何打谱过日子,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离不开婆婆,这样的情况下,养育了五个子女: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而且在当时吃大锅饭的年代,儿女们
都没有挨饿,这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婆婆这一辈子不容易啊”,这就是我做为一个儿媳走进这个家庭时对婆婆最朴素的认识和看法,或者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婆婆很实在,这是我的感觉。记得,两年前当我跟老公就要离开山东去北京时,婆婆曾叮嘱我,“别看你跟他去了北京,最后也不一定能结婚。”言外之意,就是让我多长点心眼,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按理说,老公是他的亲生儿子,可是,儿子已经长大,由不得她了。我并不是老公的第一个女友,相亲对象一个又一个,家里费了功夫,更浪费了钱……婆婆对儿子失望了,失去信心了,她只有如实地告诉我,希望我可以正确预料到以后可能出现的结果。
          如她所愿,我终于成为老公的最后一个女友,成为她的儿媳,这是我们婆媳的缘分。
           然而,婆媳相处融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感,只是好感,在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日子里,同样少不了磕磕碰碰。
            记得有一次,那是在婚后不久,娘家的大娘去世一周年忌日,我回去上坟了,并且告诉婆婆可能当天不回来了。可忘记什么原因,我没有住在娘家,又骑自行车回来了。
          大门、堂门都开着,两个锅灶前各有一堆草,看样子是要准备做饭了,可是,家中里里外外都不见人影。
         我放下车子,去墙外的厕所小便。蹲在地上的一会儿,无意间,耳朵飘来前面邻居家女人说话的声音,“唉!谁也没和谁过两天试试啊。天天也不知道做饭,就知道收拾桌子刷个碗………”。
          发牢骚的 声音。有点熟悉,谁呢?又是在说谁呢?突然之间豁然开朗,奥,是婆婆,是婆婆在跟邻居说我的坏话!
           当时的心情,五味杂陈,有气愤,因为婆婆嚼舌头;更有反思,因为自己的自我放纵。
          是的,我嫁人了,结婚了,面前的女人不是娘:不舍得让我干这干那,那么心疼我包容我。我以为自己在北京的这两年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在自己家了,可以放松一下身心。事实上,我错了,错得离谱。既然是儿媳,就该尽儿媳的本份。
            我没有闹情绪,也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而是从那一天开始,学会了改变自己。每天早上只要听到婆婆起床的声音,我就一定会起来,跟婆婆一起烧水做饭。尽管老公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不一样,更不情愿我早早地离开暖和的被窝。
            还有一次,我也是回了一趟娘家,等我回来的时候,远远地听到婆婆的 痛哭声。走进屋子,看婆婆哭得特别伤心,甚至于在炕上来回地打滚,哭着,喊着……雪白雪白的大腿露在外面。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婆婆哭泣,事后才知道,原来是老公训婆婆了,为了我。
           婆婆有一个习惯让我无法接受。老公若是在家里,她就会张罗着做这做那,可一旦老公去了朋友家,婆婆就不炒菜了,而我在北京已经习惯了吃饭时不能没有菜。
          因此,当老公的面不由得唠叨了几句,“咱娘可真有意思,你在家就炒菜,不在家就不炒菜。”
         看样子,老公替我说话了,可他是一个不善于沟通交流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火气暴得很,说话没轻没重。
         我也骂了他,“你到底怎么跟娘说的?谁让你找她了?你这样做,知道的人说是被儿子气的,不知道的还不得说我这个做儿媳的不孝顺?”  
         经过了这一次,我跟婆婆若有什么事情,我再也不告诉老公了。
         婆媳相处确实难。有些人说到儿媳不孝时会说,“想开点。人家又不是你生的,你养的,凭什么要对你好?儿子好就行啦!”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呢?婆婆毕竟不是娘,没有生你养你的苦,她凭什么一定要对你好?要无限包容你?
           两个陌生的女人,因为同一个男人走到了一个屋檐下,这也是一种天大的缘分,而且这个男人,都是她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我的想法很简单:她没有养育我,但她把老公养大,我是在替老公尽我该尽的孝道。
           当然,我的思想深受母亲的影响。娘在我们那里,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孝顺儿媳。每次从北京回来,娘都要念叨我,“跟婆婆好好处,别弄什么红脸。总共回来待几天?别让人家看笑话。”
         在这个世界上,娘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话,我不能不听,不敢不听。
         婆媳相处,其实也不难,只要学会换位思考。婆婆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我和婆婆也只相处了十年,仔细想想,即使好好珍惜,又能有几个年头?
         人心都是肉长的。
         
作者简介:
          殷炳莲,笔名涵香,43岁,山东省诸城市作协会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