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记 当今,越来越多的人出外旅游,但越来越少的人到达了景点。 二、旅游中的工具 早先的旅游使用的多是人的双脚。几千米、十几千米的路途,起个早,踏踏实实地走在路上。经过乡村时,花草的香味、小鸟的鸣叫、旭日的明朗、擦肩而过匆匆的行人……眼睛所见,一切都显得亲切而美好;在南方水多的地方就乘船而行,晃晃悠悠里看着水中浮游的鸭子,两岸飘香的豆花,心里从容而恬然。
现在变了:人们出外旅游多是汽车、火车或者飞机,同样是几个小时,人们可以因此到达天涯海角。旅游适宜慢,笃悠悠,与自然亲近;速度快了,身心不稳实,与自然容易产生隔阂。有一次,朋友旅游回来,对我抱怨说:到风景区就玩半个小时,路上汽车倒乘了四个钟点。——这是现代旅游的代价,也是现代旅游的无奈。 三、导游 在行进途中介绍,在风景区聒聒不休的人就是导游。导游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一方面管理着他的孩子,——不让他们违反纪律,一方面给他们上课,——讲各种各样的童话故事。作为教师,导游只是换了场地,把教室搬到了景点。
结果出现了:一部分游客跟在导游的小旗后面继续接受教育,恭谨渴望如小学生,恐怕漏掉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部分游客则成了不太听话的“坏孩子”,不断地抬着两条腿,迎接眼前的“偶然”,微笑着,考量着,欣赏着……导游在他们眼里在可有可无之间。 四、家属 组团旅游而带家属,多数情况下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就如人走长路背上了一个卸不下的包袱:一则会使你多付出一些精力,——相互之间有个照应;一则会干扰你的心灵来处置面前的“偶然”。就在不久前的一次游览中,我看到一对情侣有好几次都在相互寻找,就像大人发现身边的小孩走散了一样。人在旅途中就像性在家庭里一样是很私人化的,以为两个人在一起旅游就能得到相同的感受,获得一样的美感,这就像在黄山看佛光,那是难得一见的事。这倒让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出门越穷,回来时就越富。尽管这样,许多口袋里钱鼓起来的人还是愿意:出门时随身带上大包小包,里面塞满食品和物品,惟恐在旅途中受苦受累。 五、购物
从本质上来说,购物不是旅游。购物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旅游的核心是心灵的放飞,是从社会的喧哗跨入自然的宁静,是从物质的圈里突围,进入精神的家园,是从价值领域转向审美领域。如果说社会生活是被动的接收:因为饿,要烧饭;因为工作,要早起;因为生病,要上医院;因为看电视,要交费……;那么,面对自然风光,人必须主动的开创:桃红的艳丽,杜鹃的热烈,***的孤傲,水仙的雅逸……一草一卉,一石一水,一树一鸟,因人心情不同而寄情相异,因人修养差异而涵义有别。在旅游中,与眼前的“偶然”往返观照,心有所见,耳有所闻,与“偶然”同乐,身子和心灵同时得到休息和滋养。 购物旅游是把社会生活里价值领域的一部分延伸到自然审美的领域,是人们审美疲软后的必然,有些人津津乐道于旅途中的购物,把这看作旅游的乐趣和收获。 六、孩子 摆脱了妈妈的唠叨,摆脱了爸爸的训斥,摆脱了学校的作业,也摆脱了电视和游戏,从羁绊到自由,这就是旅游景点里的小孩。他们手舞足蹈,尽情表演:把一草一木看作自己的玩伴,用脚踩踩石头,看它结不结实;用手拨拨池水,赶一赶水里的红鱼;用鼻闻闻红花;感觉一下它的气味。他们仿佛拥有这里的一切,却全然无意带走一样东西。旅游中的小孩就如天使,他们天生明白而且获得了旅游的乐趣。 七、照相机
外出旅游,带上照相机,面对眼前的风景,常常有两种行为:一是拍摄风景;另一个是拍摄自己在风景里。前者的动机在审美,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欣赏是目的;后者的动机是占有,就如在花圃看到红花,摘一朵带回家,放到瓶里,没几天就蔫了。拍摄风景的人把美同时永远地带进了心灵和家里;拍摄自己在风景里的人把回忆封存在影集里,再也难得翻看影集,开启记忆。 八、后语 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一面旺,一面衰,就容易出毛病。人也是一样。如果人的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了人物质的一面,那么,在旅游景点(自然风光)面前,着重显现了人精神的一面。物质和精神是人类的两面。人类依靠其精神的一面来调节身心的平衡。这样来看,人与自然的对话交流就变得特别重要,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到达了景点,你才是在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