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诸城市不断完善提升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着力推动“总分馆制”建设,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体系,基本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一是持续完善城乡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承载力。启动实施市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建成后的市图书馆馆舍面积将达到6000平米以上。继续实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工程,对重点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省定贫困村文化大院进行升级完善。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纪念馆,纳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网络云平台,提供文化互动、数字阅读、网上娱乐、信息查询等服务。
二是着力推动总分馆制建设,力推公共文化均等共享。以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为总馆,在全市16处镇街、市属重点园区分别设立分馆,在235个城乡社区分别设立服务点。充分发挥总分馆的区域联动机制,做到活动联办、品牌联创、培训联合、场地联用、平台联建,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目前,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已实施,并基本达到统一资源和设施调配、统一人员搭配和岗位培训、统一标牌和标识、统一服务内容和品牌、统一考评和奖励等“五统一”要求。市文化馆选派16人任分馆第一馆长,制定13项总分馆制度,并指导各分馆成立7支服务队伍。同时,总分馆围绕当地群众需求,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采取总馆、分馆、服务点分级共建的方式,精心打造形成了茂腔艺术节、消夏广场晚会、读书朗诵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服务品牌项目。
三是深入实施传统文化创新工程,加快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体系。立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交流与学术研究。组织诸城派古琴交流活动,7月份参加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筹办山东省(诸城)首届茂腔文化艺术节,组织首届茂腔文化艺术研讨会、系列茂腔剧目展演等,计划于10月底举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新建一批非遗传习所和非遗传承教育基地、综合性传习中心;在有条件的社区试点建设民俗博物馆、纪念馆,集中展示非遗项目和乡村记忆工程等内容,已初步建成7处乡村记忆展室(展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引导成立3处民办博物馆。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现农家书屋出版物定期补充更新,今年以来,累计更新图书五万余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