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橓(1516年—1585年)字懋实,号月林,原诸城柴沟村邱家大村(今属高密市)人。其先世为寿光人,始祖邱彦成于明朝迁居诸城。传五世,至,家境贫寒。小时候便性直,十岁时,有一冬日早起入城,城门未开,一些入城买卖者,燃柴围坐取暖,独邱橓不动。众人问:“你的脚不冷吗?”答:“固然寒冷,谁使之为足乎?”并一直坚持站到城门开,可见其性格之倔强。
年龄稍大一些,邱橓便背着书箱四处求师问友,发奋读书,终于成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邱橓举乡试第二名,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起初,授予行人司行人(明代设行人司,行人掌管传旨、册封等事),后又提升为刑部给事中(给事中:官名,明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掌侍从规谏,稽查吏部之弊误等)。
1555年,倭寇由海上进犯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等人闭门不敢出,致使倭寇大掠而去。御史弹劾张,张时彻上书为自己开脱罪责。邱橓此时挺身而出,弹劾张欺君罔上,张及刑部侍郎陈洙等人皆被罢官免职。
适时,明世宗崇仙信道,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久不临朝。权奸严嵩一手独揽大权,大施淫威;大小官吏结党纷争,士风大坏;倭寇频频侵犯东南边境,国势日衰,民众困苦不堪。忠君爱民的邱橓,愤然上疏弹劾严嵩专权误国,言“权臣不宜独任,朝纲不宜久弛”。严嵩深恨邱橓,便将他调到户部任职。
邱橓一到户部任,即弹劾山西巡抚杨宗气、巡按杨储等人,指出他们轻法度,包庇属下,执法不严等。不久,邱橓又上疏论朝政黑暗,指出:“今日士风大坏者有六,一曰谄卑,二曰奢靡,三曰请托(私相嘱托),四曰躁竞(急于与人比高下,争权势),五曰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六曰贿赂。”言词激烈,全朝上下皆以为是。
不久,邱橓又弹劾严嵩党羽——宁夏巡抚谢淮、应天府尹孟淮贪赃枉法,二人皆被罢官。严嵩父子更加怀恨邱橓,然而对刚直、清正的邱橓,他们无隙可乘,只好应付,以待时机再行报复。到了世宗嘉靖末年,严氏父子专横日甚,“唯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严氏党羽也“倚严氏父子,所至市(卖)权纳贿,监司,邑吏膝行匍伏”,“置酒高会,日费万金,虐杀无辜,怨咨载路”(《明史》)。邱橓不畏严氏父子权势,愤然上疏陈述严氏十大罪状,朝廷内其他正直官员,也纷纷上书,要求严惩奸贼。在强大的舆论下,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终于醒悟,将严嵩罢官为民,其子严世蕃被“斩于市,籍(没收)其家”。
为重振朝纲,兴利除弊,肃清严氏党羽势在必行。邱橓又上书将顺天巡抚徐绅等5人免职,但皇帝只免其中3人。值此时,刚上任的湖广巡抚方廉一一向台省诸官行贿。邱橓非但不收,反而揭露并上奏皇上。世宗诏下部议,方廉已到手的官,顷刻丢掉。接着,邱橓又弹劾了皆以贿进的南京兵部尚书李遂、镇守两广的平江伯陈王谟、锦衣卫指挥魏大经等。致使陈王谟革职、魏大经入狱。之后,又弹劾已捞满腰包想托疾解甲养老的素贪老手浙江总兵卢镗,卢镗被革职。
在邱橓弹劾的这些人中,陈王谟是皇太后家的人,魏大经是皇帝的心腹,虽然这些人罪证俱在,不得不作处置,但邱橓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一日,世宗问首辅徐阶:邱橓是怎样的一个人?徐答“戆直人”。世宗默默。正当邱橓“大奋乾纲”一展雄才的时候,却受不白之冤离开了政坛。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侵犯通州,通州总督杨选御敌无方,反被倭寇逮住。皇帝怪罪邱橓不早弹劾杨选,将邱橓“杖六十,斥为民”。邱橓含冤归回诸城,离京时,仅带有旧衣一箱,书一束。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继位,他平日就十分钦佩邱的为人,上位后,他曾感慨地说:“邱橓给事幸无死哉!”1568年,穆宗下令起任邱橓到礼部,还未到位,又提拔他任南京太常少卿,进大理寺少卿。邱橓此时因丧子致疾,便辞职在家乡治病。
万历元年(1573年),神宗即位,朝廷官员推荐邱橓再次出任,当时张居正任吏部左侍郎,“张居正恶之,不召”。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神宗下诏再次起用邱为右通政,未赴任,又升左副都御史。邱橓乘坐一柴车入朝。
邱橓建议朝廷“痛惩吏弊”,“以挽回久坏之人心,振作方新之士气”。皇帝阅后,“称善”,下诏令全国奉行,不执行者,治罪。可是诏下三月,却仍是“大官恣肆,小吏贪残,小民怨咨”。邱橓急愤万分,将生死置之度外,即刻上疏直陈朝廷执法不严的事例:一、原给事中魏时亮、周世选,御史张、李复聘,皆因忤犯了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高拱而被罢官,文选郎胡汝桂也因得罪了尚书而被罢官,对这些蒙冤负屈者,应予以鉴别录用;二、御史于应昌诬陷刘台,应与王宗载同罪,王宗载被遣戍边,对于应昌却只作罢官处理;三、劳堪在福建任巡抚,无故将侍郎洪朝选杀头;四、循史张一鲲到应天府监乡试,弄虚作假,录取王篆的儿子为第一名;五、钱岱去湖广监考乡试,也徇私取中了王篆的儿子王之衡;六、掌管风纪的御史官曹一夔,奉迎大太监冯保,吹捧他是“顾命大臣”,而朱琏则认冯保为父,为虎作伥。以上诸人罪恶深重,本应依法严惩,也只是罢官了事。这是“纲纪所以不振,人心所以不服”的主要原因。邱橓沉痛地说:“我这次入朝,本想誓扫积弊,可是旨下难以施行,实在令人忧虑啊!”时任刑部右侍郎的邱橓,恳求皇上罢免自己的官职“以儆有位”,言辞激烈而诚恳,神宗为之动容,便“优诏报之”,遂“召时亮、世选、复聘、汝桂还;削应昌、堪、一鲲、一夔、琏籍,贬岱三秩(秩:官吏的职位、品级)”。
不久,邱橓又奉命去荆州籍没(籍没:没收财物入官)已亡故的吏部左侍郎张居正家产,人们都以为邱橓会报复,因1573年,张居正曾诋毁、阻挡邱橓入阁。到荆州后,邱橓不计前嫌,秉公执法,“唯坐(获罪)王篆、曾省吾数家,余无蔓者”,全朝上下,黎民百姓皆交口称赞。自荆州回朝后,邱橓被任命为左侍郎,不久又升为南京吏部尚书。邱橓屡次请求“乞骸骨”还乡,皇帝不许。后卒于官,年70岁。万历皇帝闻后十分悲痛,钦赐御葬,着重臣海瑞亲临主祭。赠封为太子太保,谥号“简肃”。
邱橓性格耿直、嫉恶如仇,廉洁奉公。在职期间,他先后上疏十余次,皆切中时弊;他所弹劾朝廷内外重臣23人,其中治罪者17人。其风范为世人所敬佩,《明史》有其传记。
邱橓治家极严。生二子,长子云章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任深州知州,二十五岁时便死于任上;次子夭折。云章死后,邱橓认族侄云肇为子,课读极严,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由知县升为庐州知府。在邱橓言传身教下,其二子皆为官清廉,受到当地百姓称赞。邱橓去世后,其子云肇迎棺归里,将父亲葬于诸城城南七里之原。后又于县衙门前东侧通衢大街上立一石坊,以志其忠。
邱橓之兄邱桴,为明代天启年间进士,授河南使司按察使,赠山西布政使。
邱橓一生著作颇多,有《四书摘训》20卷、《礼记摘训》10卷及《奏疏》、《诗文集》等留世。邱橓墓志,今幸存于市博物馆。
附:邱橓诗一首:
和沈少尹登超然台
幽攀无复吏人哗,山有闲云菊有花。
槛得孤鸿碑旧削,台因百雉阁新加。
芳尊独对神仙侣,下界斜通处士家。
只解隔林晖落景,何能即度赋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