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2|回复: 0

文化┃来郑板桥纪念馆,了解六块牌匾上“六事亲民”的故事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6 09: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导语
世人皆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为官12年,其中任潍县知县7年,期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在十笏园文化街区郑板桥纪念馆的勤政厅内,挂着这样六块牌匾,上面记述着板桥为官期间六个比较广为人知的事例——“六事亲民”,彰显了他与百姓之间真正做到的鱼水之亲,正如他诗中所写“一枝一叶总关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故事吧~

凿衙明志
image003.jpg

郑板桥一生只做过两任县官,因不会逢迎吹拍,不合时宜,不得上司欢心。后又因帮助农民打赢了官司,得罪了权贵,迎合了庶民而撤职罢官。后往扬州卖书画为生,与友朋诗酒唱和,不同官府同流合污,被人称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实他治学虚心谨严,为人公正平易。


相传,乾隆七年郑板桥到范县上任,一不骑马,二不坐轿,骑条毛驴,就到了范县县衙。他到范县一到任,便在县衙墙上凿了十多个脸盆大小的洞,直望到大街上。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出前官恶习俗气(放掉旧官府的丑恶习气,让百姓洞察衙门肮脏)。”说是要打破常规,“日夜受理状子”。


凿壁县衙,出前官恶习俗气,是他讲给百姓听的,很通俗。他的“诗话”,则是相当典雅的——县门一尺情犹隔,况是君门隔紫宸。


桥字灯笼
image005.jpg

按照清朝官府的规矩,县太爷出门要坐轿子,仪仗要“排衙喝道”。就是前面敲锣吆喝,后面水火棍、回避牌张旗护卫,八面威风。但板桥除了迎接上司外很少要这种威风,甚至连每天的排衙站班也觉得过于排场。


他曾写过一首《喝道》诗:“喝道排衙懒不禁,芒鞋问俗入林深。一杯白水荒涂进,惭愧村愚百姓心。”他每次出巡都不用“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晚上外出只带两个衙役掌灯引路,灯笼上只写“桥”字样,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


萝卜送礼
image007.jpg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期间,这一年初冬,京城里来了一个姓钱的钦差大臣。这位姓钱的钦差大臣不仅为人狡猾奸诈,诡计多端,而且心狠手黑、贪得无厌,所以背地里人们给他起了个不大好听的外号——“三拐子”。 三拐子素知郑板桥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从来不巴结上司。想要让他主动给你送礼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但贪心的三拐子又实在不甘心在富饶的山东潍县白走一趟。因此,早在去潍县的路上,狡猾的三拐子就想出了一条迫使郑板桥送礼的高招。


原来,按照当时官场上的惯例,如果上级官员给下级官员送礼,下级官员必须“收一还十”。于是三拐子为了搜刮民脂民膏给郑板桥送来了100两银子,郑板桥如果不收,这不明摆着是不给钦差大人面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可如果他收下这100两银子,那就必须还给三拐子1000两银子。郑板桥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别说1000两,就是100两银子他也拿不出来,怎么能够“收一还十”呀!


怎么办?郑板桥望着礼品盒,略一思索,便命人抬着沉甸甸的礼品盒送了回去。三拐子心里那个高兴,迫不及待地打开2个礼品盒一看,只见里面各自整整齐齐地码放着10个大小相同干净的大萝卜。其中一个礼品盒里还放着一张纸,上面有郑板桥亲笔书写的一首诗:“东北人参凤阳梨, 难比潍县萝卜皮。 今日厚礼送钦差, 能驱魔道兼顺气。”


与民同乐
image009.jpg

郑板桥做潍县县令时,爱民如子,勤于政务,案无留牍,再加上生性淡泊,政务之余喜欢交游,或同文士饮酒咏诗,或与民同乐,留下了很多亲民爱民的佳话。


阳春三月潍县放风筝,写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郑板桥于乾隆十八年(1753)辞官,离潍之前又写道:“老困乌纱十二年,游鱼此日纵深渊。春风荡荡春城阔,闲逐儿童放纸鸢。”回忆“阳春三月”放风筝时的热闹景象:在广阔的城郊田野,春风和畅,自己手牵银线与天真的儿童嬉逐,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心情是多么舒畅。


怜民疾苦
image011.jpg

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燮调署潍县。潍县位于山东东部,此地虽然特产丰富,商业繁茂,但郑燮到任时正值连续干旱,疫灾流行,前任县官上任不到一年就溜走了。郑燮把对灾民的同情代为实际行动,他打开仓库,让饥民写借条领米,并把县内大户逐一登记,命他们轮流开厂放粥,更查封囤积居奇者,责令平价出售。又从长考虑,以工代赈,既以合法手段运用库粮,解救民饥,又为明年收成打下基础。


郑板桥曾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可以说是他为官的写照。


两袖清风
image013.jpg

郑板桥做官不讲排场,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在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


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辞官回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


来源: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