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5|回复: 2

父亲是一部书

[复制链接]

49

主题

227

帖子

32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260
发表于 2016-7-17 18: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父亲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七岁丧母,十岁丧父,与小他两岁的二叔相依为命,一度曾借住人家的猪圈牛棚,给人家放过猪牛,要过饭。父亲精灵能干,实诚厚道,十七八岁时被村里一家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孩的老嬷嬷过继了去,才有了一个像样的安身之处。当时那老祖嬷嬷只看中了父亲,而父亲很坚决:要我就得要弟弟。
    父亲一心一意地操持那个家,侍奉生病的老嬷嬷竭心尽力。从我记事起,老嬷嬷就是病秧子,整天哼哼唧唧的,又爱发脾气爱挑剔,父亲从不顶撞,尽量顺着老人。为了给老人看病抓药,家里能卖的都卖了。那时家里住着五间草坯房子,有两个屋门口。记得父亲把西堂屋门拆了下来,用小推车推到十几里外的集上去卖,把我也推了去帮他看着摊。老嬷嬷病重的日子里,念叨着想吃这个想吃那个,父亲便借了钱去买,村子里没有的就去公社去县城。父亲常对我们几个说:没有老嬷嬷就没有这个家,要好好孝敬老人,老鸹还知道报恩呢。村里人没有不说父亲又孝顺又仁义的。
    父亲对姥娘也是极孝顺的。常用小车把她搬到我们家来住些日子。姥姥有三个女儿,那两个姨家,姥姥连门都没上过。姥姥常跟人夸父亲脾气好,待谁都和气。直到病重时,姥姥才不情愿地被舅舅接了回去,并且唠叨着还没住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生活磨炼了父亲,各样庄稼活,样样精通,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帮人家盘炕凿井钉盖顶,盖屋抹墙修烟囱是常有的事。直到现在有些人种粮种菜什么的还要来请教我父亲。
     父亲性情温和,待人热情,是个热心肠。只要家里有的,毫不吝啬;只要能帮上力气的,毫不拒绝;有人家里遇到棘手事找父亲帮着拿主意,父亲真心实意地帮他们拿路子。父亲无师自通地会剃头,那些不讲究的老头子便去找父亲剃,父亲也乐此不疲。
     记得有一年的麦季,我和父亲在场院里翻晒自家刚打下的麦子,上午太阳还旺毒,午后大块大块的乌云便飞过来,父亲说快先把麦子堆起来,一会好装进袋子。就在我们手忙脚乱地忙活时,邻居家哥哥急急火火地跑来说他父母打架了,他母亲喝了农药了,让我父亲快去。父亲二话没说,扔下木锨,抓起鞋子,光着脚就往村里跑去。直到晚上父亲才回到家。原来父亲跑到邻居家一看喝了药的婶正躺在炕上口吐白沫,而惹了祸的叔又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父亲立即跑回家拖出地排车,把婶抱到车上,拖着车就往十几里外的医院跑。医生说幸亏来得及时,再晚半个来小时就麻烦大了。那天下午老天像故意捣蛋似地,噼哩啪啦地下了一阵子雨,接着又晴了天。我们家的麦子还是被淋了。
     我们家不远处是条宽宽的河,家周围是松软的沙土地,我们家的井水又清又甜。村子里安装自来水之前,好多人都用大桶小桶的到我们家带水烧茶喝,见天地有人去,院子里总是湿漉漉的,父亲总是给他们抽水,帮着往桶里舀,从不厌烦。后来为了方便来带水的,父亲专门买了长塑料管子直接把水抽到桶里去。屋后是条柏油路,邻村的孩子放了学喜欢跑到我们家喝凉水。父亲规定来喝水只有一个条件:叫声爷爷或奶奶。于是孩子们便“爷爷我喝口水”“奶奶,喝口水”地喊着,端起舀子“咕咚咕咚”地灌一气,抹着嘴巴跑了。父亲不让孩子喝晒得半温不凉的水,每到放学的时候,父亲就抽上半桶水放在院子条石上,并且嘱咐那些孩子:慢点喝,喝急了会生病。有时我回家听到那些男孩女孩“爷爷奶奶”地叫,乐得笑出声来。
     父亲总共上过不足二十天的学,却有着一肚子的戏文和故事。
     小时候,逢年过节家里来了客人,父亲跟客人喝着聊着就扯到姜子牙身上去了:贩羊羊贱,卖面面贱,一根打神鞭神鬼皆怕……这时候父亲成了酒桌上的主角。冬天的夜很漫长,家里几乎天天有来串门的,昏黄的油灯下,大人孩子坐了一炕,有些人是专门来听父亲神侃的。好时候生产队里安排父亲他们到田里锄草,父亲在锄头上挑个小筐子,我便跟着去拾猪草,父亲边轻松利索地锄着地,边讲着瞎话故事,有些年轻的小伙子干活手脚慢被落在后边,听不真切父亲讲的内容,一边心急火燎地忙着手中的活计,一边喊着让父亲慢点并等等他们,当然也招来一阵阵快活的笑声。王宝钏寒窑十八年,薛平贵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朱洪武坐金殿……,这些都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直到现在回到家跟父亲一起看戏曲,我有些听不明白的,还得问父亲。
     父亲爱听戏曲史书,八十年代初便从青岛买回一台枕头大小的收音机,农闲饭后的便打开听。《岳飞传》《杨家将》便是那时断断续续听到的。
     父亲原本识字不多,有了电视后,父亲竟跟着电视学了不少,那些大字的字幕磕磕绊绊地也能读个差不多了。村里安了数字化电视后,父亲除了看戏曲台,还喜欢看新闻台,有时我回家父亲便跟我说些新闻性的东西。村里那些老头子半大老头子常聚在我们家的树下喝茶聊天,常谈论一些国家大事,常争论得脸红脖子粗的,没有把握的话父亲是不说的,他只慢条斯理地说他所知道的事,不去争论。
      记忆中父亲总是那么温和,那么明智,他从不说无理的话、混账的话、发脾气的话、泄气的话。他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像过滤了一般,在情在理的,让人听着很舒服。父亲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听着又确实很有道理。他说:人活要有志气,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他说:看不见马耳山就哭的人能有什么出息?一辈子也只能是只家鸡子。父亲满足于目前的粗茶淡饭,他说高跌不着矮摔不着就行,知足才好。曾经一段日子我的情绪非常低落。父亲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不能让人看着是孬种。还说谁也没有三头六臂,别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车乎(不知是不是这个字)不好早上绊,没有能难倒人的事。父亲就是这样鼓励人,他不会随着人说些消极丧志的话。有时父亲说话很形象。前几天有个老哥说他栽的韭菜割了一茬后就再也不肯长了,父亲断定说他上当了,买的是老韭菜苗子,并打了个比方说:就像一个人老了,即使穿上小孩子的衣服,他也还是满脸皱皱,也没有力道了。
     父亲常常说为人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冻死不烤灯芯火”。看得出父亲特别看重自己的名声。曾经父亲一个人负责生产队里的粉坊,从泡地瓜、瓜干,磨成糊,滤出淀粉晒干等,直到下粉条前,都是父亲一人干。鸡叫起身,天黑回家,条件得天独厚,但父亲从未拿回家一根粉条。后来村里又让父亲负责油坊,父亲也不曾往家拿过一粒黄豆一滴油。那可是个瓜菜半年粮的年代啊!
     现在父母住在村子外,独门独户。周围是树林桑地庄稼地菜地。有人说这么好的环境不养些鸡鹅什么的太可惜了,父亲说,圈着养费粮食,也招偷;撒着养,怕糟蹋了人家的庄稼和菜地,所以一直都没养。现在,父母已多年不种地了,却从没动过院子外人家的一个鲜玉米棒子一棵葱。
     父亲名声好,人缘好。在父亲生病住院回家后,村子里不少人都来探望,收到的蛋呀肉呀都吃不了,父亲又送给别人吃。
     父亲喜欢喝酒,听说酒量还很大。年轻时有些人家来了重要客人,常让父亲去陪酒,父亲不仅能陪得客人喝得尽兴,还会使酒桌上笑声不断。因为父亲会讲一些故事,让人听得津津有味。直到现在父亲每天喝两顿酒,都不曾见父亲醉过。父亲做事向来是很有分寸的。
    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回家,父亲就电话通知哥哥弟弟他们,只要他们不是很忙,都会全家到场。母亲总要张罗两桌酒菜。父亲和儿子儿媳们相处得非常和谐,父亲的话总让他们听着心服顺耳。他们也非常尊敬父亲,从未有过不满说过闲话。
     好时候父亲就和母亲坐在树下喝茶啦呱。门外有上下坡干活的认识的人经过,父亲就招呼他们进去喝水。在附近干活的干一会也会过去喝两杯茶歇一会。走路的陌生人口渴了也会进去喝两杯。家里养着许多花,常有人来要,父亲边给他们弄花边嘱咐着怎么养,有要了去养不好的,父亲干脆用花盆栽好了养得旺相了再让他们端去。
     父亲总是乐观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小时候上学时经常要统计出身成份问题。父亲说我们是中农,但小伙伴却说我们家是地主。我们纳闷,父亲都要过饭,怎么会是地主呢?父亲告诉我们:祖上非常勤劳,烙了烧饼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地卖,省吃俭用地攒了几个钱,置了几亩地。但父亲早年就成了孤儿,却被成分所困。父亲在坊子煤矿时领导要介绍他入党,却因为祖上有过几亩地而泡了汤。父亲在生产队里干活实实在在地出力,干着副队长。队长经常到我们家跟父亲商量队里的事,父亲总能拿出合情合理的建议。但每年村里召开社员大会总结表彰奖励时都没有父亲的名字,也没有母亲的名字。母亲不懂,觉得委屈,生气,抱怨。父亲就慢慢地开导,有句话印象很深刻,父亲说:不要去跟命较真,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心里踏实就好,奖到那根毛巾能怎么样?没有那根毛巾还不过日子了?记得我参加中考后,父亲非常高兴,他说,要不是政策变了,赶上了好社会,你哪能捞着去考试呢?
    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们兄弟姊妹相处得都很和眭,对父母也极尽孝心。父母也挺知足的。但与父亲比起来,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我们几人都还差得很远。父亲就是一部书,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读。


282

主题

2628

帖子

2万

积分

白金元老

一只耽于傻想的呆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314

金点子勋章

发表于 2016-7-18 08: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可惜儿女往往不是用心读书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866

帖子

43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338
发表于 2016-7-20 20: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父亲就是一部书,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