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7岁的袁兴林经营着一家乡村理发馆,从1983年7月至今,理发的价格已经从2毛钱涨到10块钱。这三十一年间,他给无数人理过发,其中包括德国慕尼黑市市长。
青州市南张楼村,一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村庄由于26年前开始的中德“城乡等值化”试验,被贴上了鲜明的“德国标签”。袁兴林的理发店就位于南张楼村的中心大街上,店面不算大,招牌也不算起眼。
就是这间不起眼的门面,几经改头换面,已经在此开了31年。1983年,当时26岁的袁兴林厌倦了纸厂的枯燥工作,结婚后不久就从纸厂辞职,去当时的益都(现在的青州)红光理发店学起了理发,开始了给人“剃头”的日子。“说起来,也好像是注定要一辈子跟理发打交道。上学的时候,十里八乡没个理发馆,班里同学就用卖猪草的钱买了一个推子和一把梳子,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给老师和同学义务理发。”
最初的十年间,袁兴林的理发店是村里独一家,“不光本村的,很多外乡的都过来理发。”当时袁兴林还学会了时兴的烫发,理一次发2毛钱,烫发5块钱。“现在早就不烫发了,太麻烦,就清清静静地理个发。”与城里理发店动辄十几号人不同,袁兴林的理发店开了三十多年,仍然是自己一人忙活。
虽是一个人,但理发的工序却并不少,除了一般的剪发外,顾客还可以享受到剃须、刮脸、掏耳等服务。“灰头土脸地进来,经老袁一收拾,利利索索地出去”,一位刚理完发的老乡说。
过年和村里大集时最忙。顾客最多的时候,袁兴林要从早上开门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算下来一天将近40个人的生意。“现在不行了,年纪大了,站久了就腰疼腿疼的,所以就歇息着干。”
在袁兴林的相册中有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他正为一位德国人理发。“1988年,德国巴伐利亚州来南张楼村搞合作,有幸给慕尼黑市长理了一次发。理完发硬塞给了10元的外汇券,后来拿去兑了10块钱。”而当时的理发价格是2毛一次。
“照片中这个穿西服打领带的是我们村的老书记,当年的合作就是他促成的,给村里做了不少贡献。他也是我的老主顾,到现在还是来我这里理发,当年三十多岁的年轻书记如今也已经六十多喽。”
不忙的时候,袁兴林也消遣“两个儿子都成家了,没什么心事了。现在理发也不图挣钱了,就是图个乐呵,人来人往的,图个人气,没事了就跟老伙计聊聊天,下下棋。”
只是,闲暇的时间也不是说有就有,“都是几十年的老主顾,人家大老远过来了,即便我再想歇,也不能赶人家走吧?”对于干了半辈子剃头匠的袁兴林来说,这把拿了31年的剃刀,也不是说放下就能放得下。
来源:新浪山东、新浪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