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六)第一次照相
说起照相,对于现在每一个人来说,几乎都不会是难事,既有专业的照相机,也有普通的卡片机,还有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都能随时随地拍一照片。然而在上一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很奢侈的消费。对现在年轻人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不就是照个相吗?有那么复杂吗?再说起第一张什么时间拍的,他们也许会说:家里至今保存着他们的“出生照”、“百天照”、“满月照”还有“周岁照”等等! 我第一次拍照片,在老家至今还保存这张照片,就是在我老家内间屋的北墙上挂着几个像框中,那一张放大7寸的黑白三人合影照片,照片中间那位昂首脸带笑容身挎着冲锋枪的年轻女子是我大姐,右边高一些的是我,左边稍矮是我的弟弟,我们兄弟俩个,神情严肃立正分列大姐的左右,身后的背景是村中狭长的大水汪。在照片的右下角我的脚位置,被一张印有金鱼的彩色画片遮盖住。
记得这张照片是在上一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夏季里拍摄的。那一天,我和几个村里的小朋友正在街上玩耍,听人说,村里来照相的啦,在大队屋的西边,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一窝蜂的向大队屋西边争先恐后地跑去,看到水汪南崖的路边上,已经围着一大群人,我们人小就很快钻过大人之间的缝隙,来到里面,看到有一个人在鼓捣被一块红黑布罩着的木方盒子,没有被遮挡的那一面木盒中间,有一个不大的黑色镜头对着要照相的人,刚才藏在布里那个人,钻出后,手里拿着一个球,喊着一二三,就换一个要照相的人,他就再次钻进黑布里鼓捣那方盒子,再出来继续喊道:下一个,一二三,好!就再换一个人继续拍照。
那些大人领着小孩一个接着一个站在水汪前面,一次排队等着这个人的指令,另一个人则在纸上记录着什么?大人们说这是在照相!照相?就是邻居家里墙上挂着的那些相片,就是这个玩意给捏出来的吗?那时不叫照相,而叫捏影!据大人说捏影,会把人的血给吸取一部分,才会变成照片的,否则就无法成像,还煞有其事的拿出底片为证,底片和照片确实不一样,那时我们都确信无疑,只是后来随着年龄的成长,长大啦,才知道那时是糊弄人的。
此时我们一起玩耍的那些小朋友中,有的已经跟家人一起照全家福的,也有的拍单人照片的,当事人小,好生羡慕,我回头看看周围有没有俺娘的身影!,没有发现,我立即钻出人群,往家跑去,回到家,看到娘在家里,我说咱村里来捏影的啦,央求着娘也给我拍一张!
娘领着我来到了照相的地方,看着那么多人,周围的邻居就和娘打招呼,让娘也照一张,也好作个纪念,娘笑着回答:这么老啦,就不照啦!好像那时一张照片,就几毛钱,还是一元钱?我记不太清啦!大姐也在人群中,看到别人照相,也是很羡慕,只是不吱声。这是村里民兵连长从村民兵连里拿出一支冲锋枪,当作照相的道具,引起村里年轻人的兴趣,争先恐后前来照相。看着小朋友们一个又一个前来照相,心里很羡慕。那时我大约在九岁左右,从来没有照过相,我和弟弟也央求娘给拍一张!娘没有答应。此时有邻居说大姐都那么大啦,都没有照过相,应该给她照一张,回头好看看什么的。并说可以先照相,等送照片时再付钱!娘,思量了半天,才对大姐说,给你照一张吧,大姐那时长我十岁,已经十八九岁,我那时个子才到大姐的肩膀,弟弟有四五岁的样子,大姐让娘照,娘不照,大姐推托半天,就站到相机前,这时,有村民把枪递给大姐,大姐挎枪刚站好,因为我和弟弟哭喊也要照像,大姐说让弟弟们一起照吧!我和弟弟巴不得,两个人立刻跑了过去,娘也没阻拦。就要拍的时候,围观的人不知谁喊了一声,等下,让小孩把鞋子换下,这才想起,我和弟弟都穿着“呱嗒子”又名沂蒙大凉鞋,使用汽车轮胎的胶皮做的,这种鞋,虽然外表粗糙丑陋,也磨脚,优点是很便宜,也很耐穿。那时虽然已经流行又轻又漂亮的塑料凉鞋啦,但是一般家庭还是买不起的!
众人立即帮忙从周围的孩子当中找到了一双和弟弟一般大小女孩的红色塑料凉鞋给他换上。而我没有那么幸运,再一个照相师傅又在催着,就留下这张难得照片。瞬间定格了带有那个时代符号的照片。这也是我们姐弟三个在一起第一次照相。照片中大姐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而我和弟弟两个则因为得到了一次难得照相的机会,又是第一次照相,略显得有些紧张!
在等照片日子里,娘一直说我要是当时换换鞋就好啦,要不太难看啦,有人劝俺娘说:摄影师会把那双呱嗒子给修剪去的。在期盼和等待中终于有一天照片给送来啦,全家人争着看,最后还是把焦点放在我的脚上,因为我脚上的这双鞋,太影响整个照片效果啦!如是大家都出谋划策,有的说用剪刀把下面给裁了去,有的说那样不行,还不如折过去,等于半身照,大姐则说:找一个东西把小三的脚给挡着吧,既不用裁剪啦,也就好看啦!大家一听都说也行!这一挡,不管相框怎么换,都要把我的那双脚给挡着,这一遮挡就是四十多年。岁月悠悠,时过境迁,母亲已经故去已经快两个月啦。照片中我的脚,在相框里还是依旧被遮挡着。给娘上完五七坟,我回到家后,把它从相框中拿出来,翻拍了下来,留作纪念。
现在看来,我不再会在意我脚上因为没有换双好看的凉鞋而令自己尴尬,而是恰恰相反,这张照片不仅留下那个年代符号,更加真实地反映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让这张照片显得的更加有纪念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