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8|回复: 0

龙年现龙:一次偶然的相遇与恐龙世界的揭秘

[复制链接]

4012

主题

1万

帖子

50万

积分

总版主

48,

Rank: 8Rank: 8

积分
500358

论坛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25-6-22 13: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原创:孙业君 等 地球杂志

题记:公元1964年,正值中国的农历龙年。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一声清脆的锤响,似乎敲开了两个世界之间的薄薄通道。这是地质部(现自然资源部)第一石油勘察大队敲击的一锤。他们在考察诸城地质时,被裸露出的巨大动物化石骨骼所震惊,地质部地质科学院遂派出古生物专家前往发掘。由此,揭开了诸城白垩纪恐龙化石宝库的神秘面纱。

诸城恐龙世界大门是在1964年这个龙年叩开的,图为埋藏恐龙骨骼的岩层拍摄/闫团祥

恐龙涧中密集埋藏的恐龙骨骼

1964年8月,酷暑稍退,秋意渐浓,雨水如期而至,土地沟壑在雨水冲刷下不断坍塌。正是在这自然界的剧变之下,一段封存近亿年的秘密逐渐显现。勘察大队的工作人员,带着寻找石油的使命,却意外发现了这片土地上的古老秘密,奇异且巨大的动物骨骼化石悄然显现,预示着一场古生物考古盛宴即将拉开序幕。
揭开古涧神秘面纱

这一历史性的发现迅速引起了国家地质主管部门和诸城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国地质博物馆与地质部地质研究所迅速响应,组建了一支由胡承志、程政武、庞其清三位专家组成的精锐科考队,奔赴诸城恐龙涧,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古生物科考之旅。他们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怀着对科学的炽热之情,肩负着揭开恐龙涧神秘面纱的重任。
科考队深入现场,对恐龙涧的地形地貌进行了细致勘察。他们找到了传说中的“黑龙拱出的大沟”,这是一处东西走向、长约800米、宽约240米的冲沟,其内含化石的灰绿色钙质胶结含砾砂岩夹于上下红色岩系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地层倾斜。完成初步调查后,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摄影记录、测量工作,并正式投入到化石的寻找与发掘之中。
科考队员们在前期勘察大队发现化石的区域继续挖掘,很快找到了荐椎与其他零散骨骼化石。沿着冲沟东西两侧进一步探寻,他们惊喜地发现了更多化石踪迹,尤其是在冲沟南侧沟壁上部,竟有18块大小不一的骨骼露出,多数为脊椎骨。如此密集保存的恐龙化石让经验丰富的科考队员们也不禁感叹其为“奇迹”。

恐龙涧原始地貌拍摄/闫团祥
在确定发掘范围后,科考队招募了当地民工加入,大规模挖掘工作正式启动。经过艰苦努力,第一阶段即取得丰硕成果,采集到77箱、重达10吨的化石,其中包括一根长达1.8米的股骨。之后,科考队在1965年、1966年和1968年又进行了三次发掘,总计采集化石超过224箱,总重量超过30吨,这些丰富的标本材料,足以拼凑出一具完整的恐龙化石骨架。

巨龙诞生 世界瞩目

科考队员们撤离后,恐龙涧回归宁静,但那些史前霸主的遗骨并未就此淡出人们的视线。1972年,新华社发布了一则震撼人心的报道:山东发现巨大恐龙化石。这篇报道揭示了1964年诸城地质调查中发现的恐龙化石,经过鉴定为鸭嘴龙科新属、新种,填补了晚白垩世早期鸭嘴龙化石发现的空白,对山东东部上白垩统地层划分具有重大价值。
化石运回北京后,科考队员们在胡承志的主持下,开展了清理、修补、分类与装架工作。历经4年多的艰辛努力,1972年4月,化石骨骼装架完成。这只名为“巨型山东龙”的恐龙骨架体形巨大,前肢短小、后肢粗壮,长尾支撑,整体高度接近8米,全长接近15米,拥有337块骨骼,总重约2.386吨。胡承志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地质学报》1973年第2期,并为这一新属新种命名。


发掘出的山东龙骨骼在地面摆样
此后,胡承志、程政武等人对化石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复原,调整了部分骨骼排列,使得“巨型山东龙”的身长精确至14.7米,身高为7.75米。这具化石骨架被珍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成为其“镇馆之宝”,后来在常州中华恐龙园展出,成为标志性展品。2001年,《巨型山东龙》专著出版发行,2012年巨型山东龙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发掘组装成功的山东龙骨骼
龙行海外 影响深远

“巨型山东龙”一经亮相,其世界最大的鸭嘴龙类与鸟臀类恐龙的地位使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1980年秋,日本记者考察团专程探访诸城恐龙涧,并在《长崎新闻》上作出“中国恐龙化石宝库”的预见性报道。日本社会对恐龙文化的痴迷,从其丰富的动漫创作可见一斑,尽管本土已有恐龙化石发现,但资源匮乏促使日本民众对中国恐龙化石抱有极大兴趣。1988年又逢中国农历龙年,巨型山东龙应日本之邀,参加了岐阜县“未来博览会”展出。这一赴日展出仪式规格极高,中日双方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签字仪式。巨型山东龙抵达日本后,主办方为其精心打造了专属的“山东龙馆”,使之成为博览会最大亮点。7月8日博览会开幕,观众先通过激光录像了解恐龙的生活环境与习性,继而目睹化石骨架真容。展出期间,参观者络绎不绝,总计达152万人次,部分观众因限流未能参观而深感遗憾。民意调查显示,“山东龙馆”在所有20个展馆中人气最高,日本有关人士评价其“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988年山东龙赴日本展出以及山东龙铜制雕塑
为纪念“巨型山东龙”展出的巨大成功,日方制作了一座重约30吨、耗资1亿日元的青铜艺术雕像,于1990年春立在博览会原址,即后来的体育广场,作为永久纪念。自此,“巨型山东龙”不仅载入《辞海》,并在国内外多次巡展,其名声与影响力远播全球。

1964年这个龙年,诸城恐龙涧的偶然发现,犹如翻开一部宏大的历史篇章,揭示了亿万年前恐龙世界的一角,为现代科学研究带来了宝贵财富。1988年这个龙年,巨型山东龙在海外惊艳亮相,成为了友好使者。从发现、发掘、研究到命名、装架,直至走向世界舞台,“巨型山东龙”的故事见证了老一辈古生物学家们在艰难环境下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这一重大古生物发现对中日友好交流与科普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段历史的痕迹,不仅镌刻在恐龙涧的岩石之上,更铭记在每一个热爱科学、追寻知识的人心中,成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揭示生命起源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篇章。2024年又一个龙年到了,诸城这座沉睡了几千万年的恐龙王国将继续给公众讲述龙的传奇故事。

如今在诸城建起恐龙博物馆


作者单位: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