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著名古生物学家徐星到山东省潍坊市诸城恐龙涧,就恐龙化石保护、科研及恐龙化石博物馆建设等工作实地调研。在现场考察后,徐星院士与诸城市领导座谈交流。此次调研指导为诸城进一步保护恐龙化石资源、提升自然遗产利用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
深入化石长廊 把脉保护与科研
在诸城恐龙涧化石长廊——这一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埋藏地,徐星院士认真查看了化石保护措施,对诸城近年来在化石保护性发掘、原址保护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他强调,诸城保存了宝贵的化石资源。这里保存的恐龙化石体量以及保存的方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拥有的是世界级的化石资源,具有极高的科研和科普价值。需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尤其要聚焦白垩纪恐龙多样性及古环境演变等关键科学问题,推动原创性成果产出”。
献策博物馆布展 推动科普创新
如此宝贵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好?徐星院士指出,当前文旅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科学普及事业在国家发展层面上已经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当下,如何综合利用好化石资源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前期,诸城在恐龙化石的保护、利用、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扎实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恐龙化石资源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将来它对我们整个诸城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推进效应。徐星院士结合国际前沿古生物学发现与科普理念,对诸城恐龙化石博物馆展馆布局、化石呈现方式及互动体验设计提出专业建议。他指出,诸城应突出化石大规模原址埋藏特色,呈现鸭嘴龙群居的壮观场景,讲好七千万年前生态系统故事,让公众既能感受震撼的化石奇观,又能学到知识理解其背后的科学意义。
诸城市相关领导表示,将以此次院士指导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化石保护技术升级、科研项目攻关、化石遗迹展览展示提升等工作,打造集保护、科研、研学、文旅于一体的恐龙文化地标,为古生物学研究和科学传播做出贡献。
背景链接
诸城被授予“中国龙城”,有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恐龙足迹群。其中,恐龙涧化石长廊发现恐龙化石近万块。先后命名了巨型山东龙、巨大诸城龙、巨型诸城暴龙、诸城中国角龙等十多个恐龙新属种,被中外古生物专家盛赞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
徐星,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恐龙演化、鸟类起源及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研究,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恐龙研究权威之一。其团队多项成果曾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此次调研将进一步强化国家级科研力量对地方自然遗产保护的支撑作用。
诸城恐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