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供暖季,再议供暖这个话题。 冬季供暖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因为供暖引发的纠纷常常演化成激烈的群体事件。安排好供暖,应该被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上。实际上,居民小区最大的矛盾,常常集中在供暖问题上。所以,协调好业主和供暖企业的利益,在冬季供暖方面取得双赢,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业主和供热公司很容易发生矛盾。矛盾特点是,供暖公司或物业为求利润最大化,常常克扣业主交的供暖费,一扣再扣,尽量少向热力公司购热。这样势必因购热数量不足,供暖力度不够,造成温度不达标。整个供暖季,业主和供暖单位一个认为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标准,另一个认为虽然不标准但毕竟是供了暖,也花了成本。双方在这一对矛盾中怨气冲天地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天。 供暖公司为了降低供暖成本,很多小区整个冬季都不能全天供暖,供暖的温度只是在十七、八度之间徘徊。 “热”作为商品,只要商品合格,买家付费,卖家足斤足两,各取所需,本该皆大欢喜,不应扯什么皮。但在供暖不达标的纠纷中,业主处于弱势,做不到像市场买菜那样货比三家,按质付款,从而助长了部分物业或供暖公司在降低供暖标准时无所顾忌。但业主是真金白银交足了供暖费的,几千元买不来舒适的室温,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将心比心,谁不生气?所以很容易出现激烈对抗的火爆场面,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但也有时候部分业主家里温度很低,而另一部分业主家里温度较高。遇到供暖温度偏热,业主只有开窗降温,使宝贵的能源白白浪费。 因此,“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呼声越来越高。 热量表本身不节能,只是一种计量工具。但直观的数据可以促进用户的节能意识,以达到国家节能减排的目的。如果装了表,只要你不在家的时候或外面气温高的时候,把暖气打到室温可以耐受的流量,一定会省钱。这样就做到了供热也像供电、供水那样,使用多少付多少费。通过这样一种直观计量的手段,促进大家节能,达到各业主家里温度均衡,实现供暖单位和用户的双赢,也从根本上排除了供暖纠纷。 供热计量不但关系百姓的温暖,而且能减少采暖季灰尘和污染物的排放,在治理雾霾这个中国难题上会有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集中供暖分户计量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好处。但供热行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导致供热计量改革难以推行。这种局面的改善,不是单个居民区可以做到的。政府及供热主管部门的决心和魄力,是能否实施计量收费的核心和关键。 就此,我们建言:市主管部门,把供热计量收费工作纳入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中,对于那些有条件但拒不计量收费的供热企业,依法给予处罚。 现在,从热力公司到用户,中间多出了些掌握供暖资金,握有实权的二级供暖商。这些供暖公司,与业主想法正好相反,它提供的温度越低,它的利润就越高。所以,作为计量收费实施前的临时措施,我们建议:小区收的业主取暖费,不能直接让供暖单位掌握。 应该通过第三方(如交给市政府下设的供暖办公室,或已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由业委会掌握),先按规定把应该支付给供暖公司的劳务费用扣除,然后到热力公司购热,再交给相应供暖公司使用,并且供暖公司及换热站工作人员的收入不能与用热多少挂钩。也就是说,在无法分户计量的情况下,买多少热,就要用足多少热,这样室温高低,业主无话可说,心理平衡,也就减少了双方的矛盾,避免了摩擦和冲突。
|